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几次拿起书本,但都没有读进去。虽然上次在读书会上,已经读过,但因为很放不开,不知道书中讲的什么,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感受。今天静下来终于把这个篇章读完,才发现原来这个家并不是指狭义的家而是指我们心灵的家园。
回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好像自己一直就没有归心似箭的感觉,上学时想回家也是因为自己物资上缺失了需要回家补给,别的好像没有吸引我的地方了。长大后逐渐离开了家,也是常常到节假日才回到家,也是那种别人都回家我也应该回家的感觉,内心并不是多么的想回到家。一直就想在外漂泊,感觉这样无拘无束的挺好的。一直以来不知自己这种状态是怎么了?看着别的孩子和父母亲亲热热,只是远远的看着,感觉他们这样挺好的,好像这样的温馨时刻离自己很遥远也和自己毫无关系,如平静的湖水,没有一点涟漪,就是那样的淡淡的静静的看着,欣赏着。没有羡慕也没有嫉妒。对父母家人内心也有股牵挂和想念,尤其是对父母想起父母的付出,以及奔波的一生内心是五味杂陈,但也只是那一瞬间,更多的还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在外的感觉。哪怕再苦再累,我也是把它放在心底,独自消化疗愈,从不与家人诉说。家对于我来说是那样的遥远即熟悉又陌生。
结婚后,跟随老公四处漂泊,虽然老公对我也很好,但时常还是没有家的感觉,看着每到春节老公激动的忙前忙后的准备着,我在内心也会回想起儿时在家过年的情景,忍不住的腹诽老公,至于吗?这又不是家。内心时常不知哪里是我的家?儿时的家离自己很遥远了,现在和老公组建的家吗?好像也不是。家的概念还是停留在儿时记忆中成长的那个家。现在的父母的家和我自己组建的家对我都是一个暂时居住的地方而已。心中没有家的感觉。我也时常想,为何哪里都没有家的感觉呢?是不是因为父母离开我们的老家,在外重新安家的原因?是不是因为老公工作的原因感到那房子是单位分的,产权不属于我们,所以没有家的感觉?因为这个问题我不止一次的问老公,为何我没有家的感觉?老公说: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好吧,我接受。但内心还是空空的,就如同无根的浮萍一般,始终找不到家的归宿。
读了作者的这篇文章突然发现,原来我一直没有家的感觉,我找的不是物资意义上的家,不是一所房子,而是内心、心灵的归宿,是我心灵的家园。
也突然明白我为何喜欢一个人独自在外漂泊了。也想起家人说我的话,一个人你都不想吗?是啊,我为何一个人都不想?内心更加的攻击自己,感到自己是好自私的一个人,只想自己一个人过就不想回家和家人相处。感到回家是那样的束缚不自在,好像没有一个人了解我,也没有一个可以理解我的苦,我是隔离在家人之外的。
现在明白,不是我被隔离在家之外,是因为家里有那么多的规矩存在,那么多的不允许,那么多的批评指责,那么多的忽视,好像我不存在一样。我想逃离的是这种束缚的感觉,我想要这份自由的感觉,我寻寻觅觅的也是这种被看到。
也突然明白我和老公的相处,虽然很享受和他在一起的那种被百般照顾和宠爱,但面对他的外出内心还很窃喜。一直以为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原来我要的还是那种自由,心灵的自由。和老公在一起难免对我种种要求,这些又勾起我儿时诸多的不被认可,被否定,批评,要求的种种限制,我好像一个叛逆的孩子,从父母哪里来到了老公这里始终要挣脱的是这种心灵的枷锁。尤其是老公对我的否定更是我的情绪按钮,别的什么我都可以忍受就是不被认可瞬间会燃爆我。这种种的这些都是来自于儿时的记忆。想一想感到太可怕了。
此刻我想起了我的孩子,儿子也是种种不喜欢被约束,也时常讨厌种种规条,为此我时常说教与他,也很头痛。这一刻突然发现原来儿子在活我的人生,他在向我的潜意识靠拢。也时常想起儿子描述的家的样子,希望看到爸爸妈妈一家人坐在客厅晒着太阳,看着电视其乐融融的场景。儿子找的也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原来儿子内心也没有家的感觉。
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那样,向攻击者认同,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他当成自己去看待。自己一生都没有家的感觉,也给不了别人家的感觉。我也时常会闷心自问,为何我的心始终是漂浮不定的?为何人在心不在呢?我的心到底怎么了?原来心灵的归宿始终不在。
如何逃脱这种轮回?让一切的复制从我这里中断呢?如何给自己一个心灵的港湾?我可以给到我孩子这些吗?努力吧,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放过自己,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不优秀,允许自己做的不好。这或许是最好的疗愈自己的方式吧?看到即疗愈,让自己慢慢的来吧,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