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是一篇红色经典文学,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接受爱命爱国主义教育,这应该是最重要的。我在备课时更多是在问自已两个问题,一是:我的教学聚焦点是哪个部分,要如何突破。二是: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通过反复研读课文,我把教学聚焦点放在了夜里行军和峭壁睡觉这两个部分。通过“在翻山过程上,作者着墨较多,并且最能表现文章主题的是哪个部分”问题的设置,较快就能聚焦到这两个部分,同时借助插图,让学生印象深刻。朗读是进入文本的最佳途径,如何突破这个聚焦点,我选择了朗读,这也是这节课的亮点。
通过形式多样朗读,咀嚼、品味文字背后的深意,无论是词语、句子、还是语段。比如“奇观”“简直”“一步一步”这几个词的重读和慢读,便更能感受到翻越老山界的困难。而为这三句“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呼喊设置一个情境:“大课间跳操,大部队中有人落后,作为领跑者,如何呼喊”,从个人读到小组读再到全班齐读,层层推进,进一步体会红军的团结、乐观、豪迈的情感。半夜那不可捉摸的声响,通过大自然音频的播放,让学生闭眼,听一学生朗读,再分男女声分别读高低远近的声响,更真实地感受恶劣环境及形势下红军的乐观和革命豪情。这样的朗读设计,是对文本的解读,课堂实效较高,也更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但是不同的学情,却意味着不同的教学设计。我教的另外一个班却不能采用这样的设计。不仅是这一课的设计,在平常的课堂中,基本也是两套设计。另一个班,上课爱表达的有且仅有几个,回答质量相对比较不佳的,因为思考不够成熟,剩下的不愿意说。早读的声音也很小很轻,似乎把声音都吞进肚子了。像《黄河颂》以朗读为主线的课堂,一个班紧锣密鼓、认真严肃地进行小组合作朗读,然后争先恐后地展示。另一个班却调动不起来,哪怕是免作业也诱惑不了他们。只有零星的几个,勉强展示一组。一方面是性格所致,同时,也是班级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较沉的课堂氛围。所以,如何在这样的班级上好以朗读为主的课,是挑战,也在探索中。接下来,我希望通过教师自已的范读,带动部分学生,再牵动更多的学生。
减少教师对课堂的占有欲和言说欲,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是我这两年努力的方向。为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个是同桌之间结合翻山示意图,互相描述翻山的过程。二是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夜里行军和峭壁睡觉能够体现文章主题。这两个部分的深入讨论,有助于学生充分感受长征的艰难和红军的精神,接受革命教育的洗礼。关于小组活动,我前期做了一个月的实践,小组合作后随机挑人来回答,增加课堂的紧张感和参与感。课堂中的朗读,包括朗读的评价,都请学生来,尽量多鼓励更多的学生来表达自已的想法。这节课,我的期待是,大部分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但是,公开课没出现理想的画面。首先,我没能大胆地随机挑人,还是请举手的学生来回答,他们敢于表达,相对也善于表达,以便更快地推进我的课堂教学进程,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当我再次回看视频时,我发现,不仅请的都是举手的学生,并且反复请了几位学生。这有点意外,可能是在那种紧张的氛围中,我不太敢冒险,并且紧紧抓住了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同时,在平时看似热烈、有序的小组讨论,有我没有关注到的角落。依然有许多孩子没有参与讨论,还是几个孩子的主场和舞台。而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何来的接受革命教育呢,这实在有悖于我的初衷。也证明我这短短一个月的小组活动形式还是不成熟。但来日方长,我可以继续实践,至少,我还是有看到部分学生的成长。
这节课给了我一些信心,朗读的实践应该继续坚持,并且还要探索更好的途径,在不同的班级能够调动不同的学生喜欢朗读,愿意朗读。但同时也提醒我,构建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还任重道远,一方面还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慢下来,等待更多的孩子表达自已的想法,另一方面继续小组合作模式的与训练。总之,一切的设计需要真正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