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因人而异,因教材而异,尽管方法甚多,技巧不同,却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1.生活展示式
即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的条件,展现生活场景,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例如,教学《放风筝》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课前搞一次放风筝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活动内容,增强真情实感,丰富感性材料。然后再从实践活动中回归在课文中,就更能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
2.实物演示式
就是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的背景,构成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
3.图画或影像资料再现法
用图画或影像资料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实际就是把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课文的插图、特制的挂图、剪贴图、简笔画等却可以很好地再现教学情境;电影、动画等视频片段更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视听方面的直观体验。例如,《地下森林断想》这一课,一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借助了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源,充分地收集了很多关于地下森林的不同图片,展示给学生,这些不同的照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课,播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电视剧片段,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对课文内容有直观的印象。
4.音乐渲染式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但也是强烈的,能给人以无限的美感。我们可能感受出电影或是电视剧的情节的关键处,通过配以音乐的插曲,以调动人的情感因素,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同理,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音乐效果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到一种特定的意境当中,课堂教学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位老师教学《幸福在哪里》一课,这个老师的课前导入就运用了音乐渲染法,他清唱着《幸福在哪里》这首风靡一时的经典歌曲走进课堂,尽管他唱得不是很专业,但是仍然取得了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散步》这一篇文章的教授过程中,有位教师借鉴使用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一歌曲,并贯穿使用了教师或者学生的家庭照片作为整个教学的背景,营造了一个非常触动学生内容的氛围。
5.故事引发式
大多数学生喜欢听故事,如果教师能够把故事巧妙地融入故事中,有时再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感染力极强的投影片,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导入极易使学生入情入理。
6.表演体会式
根据教学内容,有机地将游戏带进课堂,让学生表演,扮演角色,亲历体验,就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使学生有一种较轻松愉悦之感。例如,《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朗读,不同的学生按照不同的角色进行不同的表达,在看不到其人的基础上,闻得其声,形象化了课文中的角色,天真的孩童、狡诈的骗子、虚伪的老大臣和皇帝,这些不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文中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形象化地展现文中的情景。课堂表演也可以是局部的或个别特定的动作。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感人之深,发人深省,特别是文中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令人难以忘怀。单靠老师讲学生是难以完全理解的。在课堂上根据情节适当进行一些模仿,对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祝福》《项链》《雷雨》等许多课文,均可让学生课前准备,课堂上分组分角色合作、参与,进行课本剧排练。这样,在语文教学的三尺讲台上,周朴园的狡诈伪善,诸葛亮出师前“涕泪”诉忠情,刑场上窦娥发下三桩誓愿……一出出精彩的剧目都搬上“三尺舞台”。“天地大舞台”中的各种悲欢离合、忠义伪善的故事和形象尽现于“课堂小天地”。适当表演可以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形象化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于人物和相关的知识的理解。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在轻松、愉悦、活泼的气氛中诸多问题迎刃而解,学习了语文,也培养了能力。
7.疑难诱导式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地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面对困难,碰碰钉子。有时教师故意将错就错,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特级教师钱梦龙教《石壕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以及诗歌表达思想的方式,在指导学生读懂全诗以后,故意引入一个认识上的分歧,他说:“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表过态。你同意这个观点吗?”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表示同意,有的不同意,于是大家从诗中去找依据,展开了争论。通过争论,通过各种意见的交锋、比较,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诗人杜甫在这首诗中是通过刻画人物和描写情境来表达自己的态度的,诗是用形象思维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说话,但同情谁,憎恨谁,态度是很明朗的。说《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是没有依据的。钱梦龙老师教《谁是最可爱的人》这课时,“思考与练习”中有一个问题:“作者选用了哪些典型事例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钱梦龙老师认为,这样提出问题缺乏启发性,问题过于平直,不能挑明矛盾以引发思考。他从另一个角度摆出两种对立的观点,他说:“作者在本文中只举了三个例子,他认为‘用不着多举例’了;有人认为多举些例子更好。你同意谁的意见?理由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一样的,但是钱梦龙老师的问题挑明了认识上的分歧,更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8.语言描述式
情境教学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有机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恰当的语言描绘能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提升感知效果,学生因感官的兴奋,感知也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使学生入情入境。例如,对于《那树》这课进行讲授的过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场面作为蚂蚁和大树的分别背景:首先,用语言进行感染和宣导,“大自然中的动植物都是有感情的,临死前的告别,葬礼中的倾诉,无不给人以震撼”。这段话配上音乐的朗读,可以说很好的升华了学生的想象,吸引了学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在此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回答和思考蚂蚁和大树会分别说些什么话语。特级教师余漪在教《孔乙己》时曾这样说:“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的。据鲁迅先生的学生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在他自己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呢?过去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人们看了悲剧往往流出同情的泪水或感到很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我们的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什么样的悲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