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1
按照作者的建议,我把每日安排中最不想做的事,比如听力,放在起床后必须做的第一件事。这样我只痛苦1个钟,剩下的10几个小时都是快乐的(逻辑是:在完成重要且痛苦的事情前,你的内心肯定是不舒服的)。28天过去了,我竟然发现连这第一个钟都是开心的,因为我已经把它培养成一种习惯。
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原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本书中作者提出的两种心理病症。对着描述,我偏向于神经官能症,曾经操碎别人的心。好在作者说前者比后者易治,目前在尝试从培养专注力,比如少刷微信朋友圈、把每日时间划分成由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组合而成的很多模块,在工作时间内要求自己要抵制各种诱惑,专注当下,培养把被诱惑的思绪back to now的能力、健身等习惯。渐渐有一些好转。
庆幸在书中邂逅这个名词,让我对自身问题有深刻的认知,方便对症下药。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
道理不用多说,自己都懂,问题是问题出现的时候,你不能及时将道理match到问题上。踏着巨人的肩膀,做一些更理智的选择,这句话无疑能在任何时刻教我克服困难、居安思危、解决问题。
为了躲开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利,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从经济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是理性人。不愿做一件事情,很多时候可能是不知道自己能否获益。比如举办聚餐,大家都在讨论选择什么饭店,你偷懒了,跟大家说:你们决定吧,到时叫我就行了。最后去了一家川菜馆,而你是不喜欢吃辣的,辣椒让你崩溃。一路下来你很不是滋味,可谁让你不愿动脑筋提供方案呢?你不提供方案,为什么不告诉大家自己的忌口?你啥责任都没承担,你注定很被动。
提醒自己,人生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不要偷懒,让自己变成自由人。
修订人生地图,放弃一些过时的认知和观念,可以相对正确地指引我们到达目的地。我对新闻热点的关注不够,相比群居更多时间是独处,很长一段时间觉自得其乐,觉得没缺少什么呀。直到发现自己在社交场合居然相顾无言不知所措,面对朋友说的热点竟一脸懵逼...我开始决定迈出步伐。适当联系老友、组织聚餐、参加公益、收起害羞多和身边人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或想法、多在线上互动、了解一些时事热点...这些问题慢慢得到改善。
我们必须不断自我反省,确保我们的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述出我们所认知的事实。
自我反省是修订人生地图的途径。
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克制脾气的能力。
大多数人从小被教育后者,对前者的认知都是负面的。生气是一种能力,它可以让我们在适当时刻捍卫自己的权利,让自身的不良情绪得到排解,否则就会沦为压抑。不过生气的方法要得当,不要为了生气而生气。我试过,适当沉默或者加大音量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从个人时间和精力这个角度,是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
作者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作者女儿某天晚上要求他陪自己下棋,女儿的棋下得不错,和自己不相上下。基于父亲的权威、长期投身学术科研的严谨性和面子考虑,女儿每下一步,作者都要思虑万千,这极度考验女儿耐心。女儿第二天要上学,为了保证早起,一般9点就要上床睡觉,于是她催促作者赶紧收局。作者没理会她的需求,继续用下棋的严肃性和晚睡没什么的话敷衍他,自顾自地研究怎么赢得这场比赛。最后女儿只能说自己甘愿认输,哭着跑到楼上。
作者对这件事的反思是:自己对赢棋的渴望已经大大强于陪女儿让女儿开心的初衷,做任何事情都想尽全力的心态已经无法让这个局面平衡,放弃取胜的渴望才能保持平衡。
为了爆发式的成长,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放弃相当数量的“过去的自我”。因放弃而感到抑郁,是自然而健康的现象。
作者在这把抑郁的原因归结为“放弃过去自我”造成的不舒服,很新颖的角度,纠正过去对抑郁症神乎其神的认知。
如果能完全接受痛苦,在某种意义上,痛苦就不复存在。同时,不断学习自律可以让心灵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这里提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方法:接受和自律。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看到这句话时,我无比感动,甚至热泪盈眶。
就像大二看《爱的艺术》,看到弗洛姆说的那句话一样。他说: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就是这句话,让我重新理解爱的含义,扩展爱的边界,让我在之后的生命中,把对外界的要求转化为内在自我提升的力量。记得当时喜欢班里的某个男生,表白被拒后特别痛苦,一段时间闷闷不乐既自卑又生气。知道这本书源于复旦大学陈果老师讲的《思想品德》视频课,里边提到“爱是一种能力”,还推荐这本书。看完之后顿悟,再不去纠结人家有没有接受我,反而发觉自己身上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专业课、考证、读书、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还庆幸别人拒绝我,意外获得很多时间提升自己,内心也在期待成长之后的样子。那以后,我天天跑图书馆、自习室,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文艺表演,忙得不亦乐乎。大二结束时,我的成绩排班里第一名,我喜欢的那个男生也终于向我表白,我们在一起了。
这是我初次尝到成熟的甜头。
这句话让我在日常生活中不怨天尤人,常保持自省和进步的动力,遇到矛盾的时候,我会抽离出矛盾本身,思考是不是还欠缺解决这种矛盾的能力,找法子补短板,直至成功克服。在爱情里,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更多的重心还是放自己身上,给予对方高于朋友的关怀,给予包容和信任,努力解决问题,相互引导彼此,共同成长。
斯科特·派克的这句话,又将爱从扩展自身边界,促进自我心智成熟,扩充到帮助他人成熟心智的广度。这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情怀。它帮助我区分真爱与虚伪的爱,也鞭策我真正爱一个人,是要付出心力帮助对方成长、成熟,不仅仅是无关痛痒的关怀,不是试图将对方变成自己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