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1.1背景
在此之前先感谢我们小组,因为小组的分享,让自己养成了听书的习惯(虽然还没养成看书的习惯,但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吧),也在分享的过程中发现进行主题系列阅读和输出带来的获益更大,这一切都是种子的开始吧。更感恩这次分享,让自己把这个主题系列的相关书籍做了一次梳理,把之前的笔记也做了相应的完善。正如那句:最好的学习是教会别人,在分享前自己已是最大的获益人。
因为职业的关系,每天都和不同部门的人接触,有程序猿、产品汪、运营喵和市场鸡等等;既有领导的下达指示,还有下属任务传达,给自己总结下来每天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沟通。
1.2内心心路变化
作为金牛的自己,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执行力强,交代的事情会负责到底做好;在某些程度上给人感受就是固执,不知变通,难以沟通,没有幽默感;起初自己认为是自己沟通表达有待改善,只要学习相关的语言技巧即可,在听了一系列沟通技巧,发现虽然有效,但是有种停留表面非根本解决的味道;又进一步扩展听情商系列,觉得提升情商,说话有艺术,让人听着舒服就好,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最后发现其实根本点是共情,也就是同理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也就有了今天这篇,不过可能我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关注点与大家不一样。
二、体系构成和冰山理论
本篇将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搭建我们每个人的沟通体系。沟通体系主要由几部分组成:“共情”是沟通体系最下层的基石,“情商”是沟通体系最上层的展示台,而“沟通技巧”则是沟通体系的辅助料;有了稳固的基石,配合丰富的辅助料,才能展示绚丽的篇章。正如我们熟识的冰山理论,共情是冰山下面的隐性层面,情商是冰山上面的显性层面,而沟通就是贯彻冰山的利剑。
三、沟通体系之基石——共情
3.1、共情-每个需要的能力
共情,是一种每个人都需要的能力,但很多人都误解了它!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解释之前,先列几个问题:
1.为何我想安慰别人,却总是事与愿违?
2.为何我总是与他人处不好关系?
3.怎样才能经营一段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4.如何才能避免被人“带节奏”,被坑蒙拐骗?
5.人际冷漠、网络暴力,这些社会问题又如何解决?
以上这些问题或许有人遇到有人未遇到,不管如何,无需回答,内心自问思考即可。
3.2、共情-一个小故事
关于共情的分享,我想从一个小故事说起。有这么一个人,他碰到了一个难题,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帮他:
这个人是一个帅气的年轻人,曾经是运动健将,思维敏捷,待人亲切,不过他不怎么喜欢读书,大学只读了几个月就退学了。没文凭,加上时运不济,就总找不到稳定的工作。于是,他开始心灰意冷,得了抑郁症,结识了一帮狐朋狗友,还染上了毒瘾。
父母知道之后,竭尽全力帮他戒毒,帮他找工作,带他去看医生。医生开了很多药,他自己也努力阅读各种自助书籍,可是,这些办法都收效甚微,他最终也没能戒毒成功。
有一天,他吸毒后到酒吧喝酒,被几个熟悉的酒友忽悠,约他一起去打劫商店,他稀里糊涂就同意了。结果,弄出了人命。因为害怕坐牢,他和几个朋友一起逃出了国,流落到国外一个肮脏的小旅馆里。
假如你是他的亲人或者朋友,你现在要和到处躲藏的他说上几句话,你会怎么说呢?(这里可以给大家几秒钟思考)
你可能会给先他提供支援,说:“你赶快回来吧,我给你聘请了一个很好的律师,你坐牢时间不会太长。我帮你准备回国机票,不用担心。”
然后再给他讲道理,说:“你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国外,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接着动之以情,跟他讲:“爸爸妈妈都很想你,很担心你。只要你回来,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会支持你的。”
你觉得当你说完了所有这些话之后,他会怎么说?
故事里的这个人,是这样答复的:“让我想想吧。我爱你,告诉父母,我也爱他们。”
听完这句,你是不是觉得危机解除了?他好像愿意回来面对这件事了?
事实上,就在打完这通电话之后不久,他去买了一袋高纯度的海洛因,然后回到自己房间,给自己注射了致死剂量的毒品。
这个悲剧事件的主人公不是别人,就是《共情的力量》一书的作者,美国心理学家亚瑟·乔拉米卡利的亲弟弟。而上面那些宽慰人的话,也不是我随便编造出来的,而是亚瑟在那个夜晚和弟弟说过的话。
弟弟去世的时候,亚瑟27岁,已经取得咨询心理学硕士学位,正在攻读马萨诸塞大学博士学位。弟弟突如其来的自杀,除了让亚瑟震惊、悲痛,还让他无比自责和迷茫:他自责的是,自问也算是个“心理专家”,熟知各种心理学理论,怎么就没能帮到深陷困境的弟弟呢?
迷茫的是,他可以准确地判断弟弟是“抑郁症”、“人格障碍”、“成瘾人格”、“未解决的俄狄浦斯情结”等等,但是这些标签加在一起也没办法囊括弟弟的全部,更不能解释是什么促使弟弟最终放弃了活下去的希望?
3.3悲剧引发的深思
亚瑟始终被一个问题纠缠着: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他还能做些什么来拯救弟弟?后来他终于发现了答案。
当弟弟说“我要是坐牢,会杀死自己”的时候,他没有听出弟弟的恐惧,只是认为弟弟幼稚,甚至还为弟弟不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而愤怒。于是弟弟只能一个人承受痛苦。
当弟弟说“我爱你”的时候,亚瑟正处于气愤之中,因为弟弟反复发作的毒瘾把他和家庭都搞得疲惫不堪,他没能捕捉到一向不太这样表达的弟弟,其实也很想听到一句“我也爱你”,来证明即使在如此让人绝望的情况下,还是有人爱着自己的。
亚瑟发现,弟弟需要的并不是解决方案,不是被分析、被研究,而是别人的共情,让他知道他还没有和其他人失去内心的连接。
亚瑟的弟弟是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深陷痛苦中的人还有很多,我相信,如果他们身边的朋友都能懂一点共情,那么亚瑟弟弟那样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其实,除了宽慰他人,共情还能应用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中:比如,职场上老板希望员工多奋斗,而员工却希望早下班,双方各有各的道理。互联网上,经常会有各种粉丝间隔空骂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有些甚至上升到了“网络暴力”的程度。而在家庭纠纷中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婆婆、媳妇,丈夫、妻子之间大小冲突不断。
在这些场景中,如果一味讲道理的话,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谁都说服不了谁。如果彼此使用共情,就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