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指数:★★★★
说陈晓卿很多人不一定知道,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5年前可谓家喻户晓,而陈晓卿这个有着女性化名字的男人就是这部大片的导演。《舌尖》当年带着我们去探索祖国大好河山九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上隐藏的味道,从北到南,从城市到乡村,饭店、酒家、农户、街头巷尾路边摊,看起来美食种类繁复多变,但隐隐的有条主线贯穿期间——那就是几乎所有片中出现的美食都来自民间,大部分老百姓都可以亲近,而不是什么奇珍、国宴。
看完《至味在人间》,再看《舌尖》的脉络,我想这一定跟导演陈晓卿有关。“扫街嘴”陈晓卿的美食观在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热衷平民美食,对各种食物不加挑剔的热爱。吃东西就是要回归到吃的纯粹,他的这句宣言我在吃上不谋而合。
这是一本历时10年关于美食的合集。吃货陈晓卿跟其他美食家蔡澜沈宏非等不同,更接地气——只追求平民化的口腹之欲,而不讲究什么档次。去外面吃饭的时候,感觉他就在身边。如果不是一个吃货,是很难理解排队几小时,横穿北京城就为了吃一碗冷面的行为。我也经常这么干,记得当年在张掖旅行时,从旅店打车往返50元就为了早餐吃一碗5元的小饭。
陈导喜欢的场所是“抛除了一切和食物没有关联的环境、交谈、面子等等前戏,直奔食物的高潮而去”。我就欣赏这种吃的态度,并且践行之。每次见到美食,我的眼睛就闪着如狼见到羊般的亮光,周边所有的环境人物都快速模糊成背景,只剩下纯粹的食物。就此,老婆总是批评我不顾场合,见到吃的跟疯了似的不管不顾,比亲娘还亲。她批评的对,本来我就不是来吃饭的,是来社交的。吃本身一旦附加了别的属性,就变味了。所以我说,吃饭就吃饭,社交就社交。所以我说,吃饭一定要找志趣相投的吃货一起,否则总是不够尽兴,不够痛快。
决定去哪里吃饭有很多因素。有人在意就餐环境,脏乱差的馆子一概不去;有人喜欢享受服务,因为态度恶劣的服务员而跳过百年老店;有人只求裹腹,吃什么没有太多的要求。我就比较简单了,其他因素均可忽略,只要食物本身素质过硬就好。陈晓卿更极端:“吃东西,对我而言,能大厅绝不包间,能路边绝不酒楼,能露天绝不室内,能站着绝不坐下。”我不挑,哪里都可以,只要好吃。
吃饭就跟听歌一样,都是很私人的事情。关于一个东西是否好吃纯凭主观感受,因为这里面惨杂着太多的因素,从来没有一个客观的量化标准(所以对于米其林星级餐厅的评级,我一直都保持怀疑)。“汝之砒霜,吾之蜜糖”就是这个道理。
陈导在书中倒是提出了一个说法比较有意思,所谓“妈妈的味道”——专指幼年时母亲烹调带来的某种味觉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便如花岗岩一般顽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无法改变。确实,每个人都被这种味觉习惯所束缚。比如我,每次回家的第一顿饭都是莜面,那是根植在身体里的血肉,这辈子也无法剥离。因此,很多在外漂泊的人才有这样一种固定的执念:家乡饭菜,只有他们家乡的最好吃,在其他地方吃到的通通不正宗。事实也许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感觉上不正宗而已。
噢,对了,他在书中还点评了不少餐厅(《舌尖》总导陈晓卿推荐的餐厅)。下一步我的计划是,跟着陈晓卿的脚步把他书中推荐的餐厅吃一遍。
北京的吃货们,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