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男,1965年11月生于安徽灵壁,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摄影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的制片人。 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地方台30分钟》编导,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代表作品有《森林之歌》、《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2》等 。
以上是必应词典关于陈晓卿的简历,最让大家熟知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舌尖》系列讲述了美食与人的关系,这种叙述方式遭到许多观众的诟病:不纯粹,《舌尖》系列就该讲述美食。
纵观《至味在人间》,通篇美食与人牢牢紧密联系在一起,陈晓卿仿佛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大家:看,美食与人是分不开关系的呢。他在《圆桌派》曾说:吃什么远没有和谁吃重要。也算佐证了前文观点。
《至味在人间》是篇散文集,收录陈晓卿近10年所写的部分美食专栏文章,文字有趣且不乏大尺度的描写,如何大尺度呢,且看下面这段:
我见过吃萝卜最惨烈的情形是在故乡的老式浴池中,休息室里永远有一分钱一杯的六安瓜片(六读第四声,绿茶)和三分钱一只的萝卜待售,瓜片显然是低等级的,基本以茶梗为主,萝卜则是当地的,皮已经刮得很干净,售者用镰刀(就是割麦子用的那种镰刀的头)轻轻纵切,萝卜体内传出嘎吱嘎吱的夸张音响。一些在我们看来的有钱人往往会端上一杯茶, 深呷(xia,第一声)一口,放下杯子,腾出手来,抚摸着自己刚刚修完的光滑的脚后跟,另一只手则掰下一片萝卜,送进口中咀嚼,干瘪的生殖器萎靡而瘫软地配合着口腔的运动。放在手边的萝卜肉质如翠玉,呈均匀的半透明状,晶莹饱满,鲜明地映衬这享用者疲沓的肉体。
看,写得多有“市井气”,不免让人分泌唾液,看到生殖器也不免莞然一笑后,道:作者还真是恶趣味呢。
书中也给食客支了几招,比如找到一家餐厅的潜伏菜。潜伏菜是一家餐馆隐匿于菜单中的合口菜肴,不占据版面,无特写是潜伏菜的特征,这类菜肴通常味道好,量大,是餐馆笼络老顾客的手段。
但普通食客可没陈晓卿这眼力见儿,我也尝试过,光看菜单很难找出潜伏菜,经过几次尝试后,渐渐找到门道:打开点评app,热门推荐一般都不会差(也有例外,如南小馆的炸猪排),当然我们的目标是潜伏菜,继续往下拉到评论,打开前五名的评论,大致扫一眼,找出重复度高又没在餐馆热门推荐的大概率就是潜伏菜了。
还有个小诀窍,在上篇最后提到过,到一家餐馆,别急着落座,慢慢悠悠逛一圈餐馆,暗搓搓看别人点的菜,重复度高的味道不会差,这是到一家陌生餐馆找到美食的最快途径,虽说有些不礼貌:您好,服务员,对,对,就是隔壁桌点的那个。
陈晓卿是个充满生活乐趣的人,但在书中也有一股子淡淡的忧愁,此为乡愁。陈晓卿是安徽人,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纪,可每每想到淮河岸边的菜肴,还是难免食指大动,他引用了阿城的文章解释道:
阿诚曾写到:“人还未发育成熟的时候,蛋白酶的构成有很多可能性,随着进入小肠的食物的种类,蛋白酶的种类和结构开始形成以至固定。这也是例如小时候没有喝过牛奶,大了以后喝牛奶就拉稀泻肚的原因。”他认为:“所谓思乡,我观察了,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乡愁,竟是这般简单。
吃食的乐趣万不可被其他所取代,它是最简单、最容易享受的乐趣,只需咀嚼、吞咽即可,此种乐趣不能仪式化,正襟危坐,这就少了味道,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抡开膀子吃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吃什么远没有和谁吃重要”,许久不见的朋友因菜肴重新联络了起来,亲朋好友有一句没一句地围坐桌旁,原来不经意间吃食早已渗透进生活点滴里,对吃食的妄念也不单纯是美味、好吃,更希望把这一切和家人、好友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公众号id:shoujibychou,望大家多多支持。
尾巴:我截取了几段书中的描写,这几段描写都是极具代表性的。陈晓卿说到吃食,常咽一口口水,借用沈宏非的评价结束此篇:为什么他的嘴里常含口水,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