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十分重视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出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精辟概述。认为一年四季中,秋季属“金”,是收气的季节。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息,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便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段话的意思为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也应适应气候,收神平气,调养“收气”。
现代医学认为,在炎热的夏天,人的新陈代谢旺盛,睡眠不足,胃口不佳,各方面消耗很大。到了秋天,随着天气转凉,日照缩短,人的机体慢慢进行“补偿性”生理调整。许多人到秋天胃口比较好,睡眠特别香,这在医学称之为“秋乏”。它与祖国医学的“秋收”之意是一致的。
当然,不能把“秋收”理解为多吃多睡的“补偿”,而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一方面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来弥补夏天的大量消耗,使机体得以何事补偿。另一方面要加强锻炼,使所收之“气”不凝不滞。民间的秋季登高以及长跑、冷水澡、冬泳都始于秋季,到了冬季才运动自如。从现代医学观点看,秋季的锻炼为预防冬季的呼吸道传染病,增强心肺功能与抗御严寒的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
(张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