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21
第1课:起点即巅峰
体会故事背后的真相,掌握人生内在的规律。
第七个百日,我们一起学习《史记》,回到中华文化的清晨,感受那份传承千年的气韵。
️中华文化是8000年前伏羲氏绘制《易经》时的深邃目光;
️中华文化是5000年前尧、舜、禹传承“心法”时的内圣外王;
️中华文化是3000年前文王拘而演周易时的深困道亨;
️中华文化是两千年前老庄哲学、孔孟之道的群星璀璨;
️中华文化是五百年前“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龙场悟道;
️中华文化是一百年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苦难辉煌;
️中华文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复兴的中国梦想;
️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可以开发的无尽良知宝藏。
一、《史记》第一课我们学习的主题是“起点及巅峰”,讲述尧、舜、禹三代圣明君王的心法传承。
🤓1、各位可能都知道尧、舜、禹禅让的故事,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心法呢?
🤔2、为什么起点即是巅峰呢?
3、大家不理解,毕竟在好多人想象中,上古时期那是一个多么蛮荒的年代呀!
4、人们大概是钻木取火,食不果腹,每天穿着兽皮,拿着木棍被洪水和野兽驱逐着跑来跑去。
二、阳明先生说:“圣人之学,心学也。”
也就是儒家圣人之学就是心学。
🤔1、但“心学”的源头在哪里?
️2、阳明先生继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心学之源。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直厥中这16个字。
🤓3、其实,上古时代尧舜禹口口相传的16字心法,这是儒家心学之源,这是圣人之学的源头。
🤔4、这16个字到底在讲什么呢?
🤔5、到底蕴含怎样深深的智慧呢?
三、解释含义
️1、人心惟危
①这个“危”有多层含义展现,我们将其理解为危险,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小我,一个小我就是一份危险。
②人生的烦恼多数都是由小我造成的,这是人心惟危。
️2、道心惟微
①道心惟微这个“微”是微妙的微。
他告诉我们,虽然每个人心中都难免有小我,但同时你心中共有一个蕴藏着无尽美德的大我。
②开发了这样的大我,你就可以承载更美好的人生、更成功的事业。
️3、惟精惟一
①惟精惟一,阳明先生曾经用米做比喻,就是去粗取精,就是不断去除小我,成就大我。
②《大学》中格和诚意正心阐述的就是去除小我的功夫。
️4、允执厥中
①“中”就是中道,《易经》里的中正,中庸里的不偏之谓“中”,都是同一个中,不偏不倚,中正祥和。
②允执厥中,就是去除私心杂念,回归中正,回归中庸。
四、各位可以想象一下,4000年前尧、舜、禹三位圣明君王的心法传承,大道智慧,至今仍然是熠熠生辉。
1、“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只是儒家思想的一座高峰。
2、其实,尧、舜、禹传承16字心法之前,距今八千年前的伏羲氏,就创造了《易经》原形,以大道至简的图形语言,揭示宇宙、人生、社会的运行规律。
3、我们不知道上古时期的诸位圣明君王,他们是怎样开创了中华文化,但我们确信无疑,中华文化起点即是巅峰。
五、下面我们回到实际,通过尧、舜、禹几个小故事,进一步体会起点即是巅峰的无量智慧。
️《史记》记载,尧在位70年,传位给舜,舜在位39年,传位给禹,这就是上古时期尧、舜、禹三王禅让的德政史事。
尧、舜、禹他们都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禅让给了贤德之人。
🤔从中我们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有这样四句话分享给大家。
❤️第一句,人人心中有杆秤;
❤️第二句,民心即是道;
❤️第三句,良知即是天理;
❤️第四句,我的良知我做主。
第一句,人人心中有杆秤。
①尧、舜、禹中的尧帝有一天召集各位首领说:“我在位已经70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这份上天的事业啊!”
②大臣说:“你的儿子丹朱通情达理。”尧说:“哼!丹朱顽劣,性恶不能应。”
③大臣举荐了以孝闻名的舜。尧说:“好,那我就考察他三年。”
④结果,尧发现舜深受百姓爱戴,舜所在之地,一年就从蛮荒之地变成村落,两年就变成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
⑤要看到这种情况,毅然选择舜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⑥故事到这儿还没完,等到尧去世后,舜为其守丧,三年结束后,他便将地位又还给了尧的儿子丹朱,自己躲了起来。
⑦但是人人心中有杆秤,前来朝觐的诸侯都不到丹朱那里去,而是到舜这里来。
⑧百姓有纠纷打官司,也都不去找丹朱调解,却去找舜调解,众望所归。
⑨舜继承了尧的事业。同样的等到舜去世,他传承尧的意志,将帝位禅让给更贤能的人禹。
⑩几十年前的一幕再次重演,禹要把地位还给舜的儿子,但百姓不约而同的选择追随禹。
🤓你看,真的是人人心中有杆秤,谁能担当国家的重任呢?
老百姓心里最明白,圣明君王即是民心所向,是百姓自然而然的选择。
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一句话,人人心中有杆秤。
第二句,民心即是道。
①舜帝,舜在接过王位之前,在民间的功绩已经是相当卓著。
②据说,舜在山里耕作时,山里的百姓便不再争抢土地,而是互相礼让;舜在水边捕鱼时,水边的百姓就把更优越的捕鱼位置让给其他人。
③由此可见,舜不仅满足百姓的物质需求,还化育人心,激发百姓心中的大我美德。
④百姓心中的渴望即是大道,顺应民心就能道行天下。
⑤禹帝也同样如此。大禹治水,赤脚走天下,他的脚步所到之处,百姓的家园得以重建,吃不上饭的人得到接济。
⑥地处卑湿的人们学会了如何栽种水稻,而禹自己总是随便吃点儿东西就又踏上了治水之路。
⑦禹心中装着的都是百姓啊!作为百姓,不选择这样的领导者,又会选择谁呢?
⑧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二句话,民心即是道。
与百姓的心相应,就是与道相应,依道而行,依天理而行,真正为百姓做实事,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第三句,良知即是天理。
①还记得我们刚刚讲过的故事,尧在选择继承人时,有臣子建议说,让你的儿子丹珠继承天下吧。
②但要说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如果把地位传给舜,则天下人受益,不高兴的只有丹未一人。但如果把地位传给丹朱,那么天下人遭殃,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
③尧说:“我不能让天下人受害,而只让我儿子一个人得利,于是将天下传给了舜。
④伙伴们,这就是圣人的心,大公无私,洁白纯粹,多么令人感动啊!
⑤尧、舜、禹无论是尧传给舜,还是舜传位给禹,他们心中所想的都是百姓,这就是良知。
⑥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为世人揭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即是天理呀!
⑦顺应良知就是顺应了天理,这就是尧、舜、禹成就千古美名的根本原因。
第四句,我的良知我做主。(最后一句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话)
①千百年来,环境在变,社会在变,但历史运行的规律始终未变,良知也始终未变。
②孟子告诉我们,人皆可以为尧舜。
③阳明先生告诉我们,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一句朴素的话,人人都有良知。
④这就是《尧舜禹心法》的重要部分,一字千金。
⑤比如,当良知感到不安时,其实是天理在提醒你不要再往前,否则小我当道,万分凶险。
⑥当良知告诉你这件事情可为,那就有智慧的去把这件事情做好,真的是我的良知我做主。
我们再次回顾这四句话
第一句,人人心中有杆秤。
第二句,民心即是道。
第三句良知即是天理。
第四句,我的良知我做主。
️良知即天理,请用良知顺应天理一道而行。这是古圣先贤的实践,也是他们对我们的深沉叮咛。
🤔今日思考题,每个人都有自豪的时刻,也就是你曾经为他人雪中送炭,你利益了他人,快乐了自己。想想看,你有哪些值得骄傲的时刻呢?请将它写下来。
️每天一点正能量,心中充满小太阳!温暖自己、温暖他人、温暖整个社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