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开启阅读《穿透式学习》——前言
在这本书中,作者想做的是探讨知识、学习、实干的关系,分享我们学到的、用过的且被证明有效的一些学习方法,我们可称它们是注重知行合一的“穿透式学习”。在开始讨论具体方法前,让我们先看看我对于学习的两个主要认知:第一,学习的目标是拥有有效的个人知识体系;第二,我们可借助“学习之旅”圆环游走于知识世界与实干世界。
这本书涉及承载我们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的形式,不管是入门教程、操作指南、思维模式、方案还是个人知识指南等,你都可以认为这些载体中包含的是某种个人场景知识。
我们现在所讲的知识,是在行动中可以证实的知识,是对行动结果有效的信息。
——彼得·德鲁克
用穿透式学习跨越知识与实干的鸿沟
数字化加速变革经济、社会与生活,外部世界巨变,知识快速更新,我们都感觉到需要持续提升技能,我们认为自己应终身学习。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渴求知识、热衷学习。学习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学?如何学以致用?
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学习和实践的互动是以一生或至少数十年为周期的: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以备在未来的人生中运用。即便离开学校开始工作,很多人看待学习的方式也没有变化,即学习是为了将来某个时刻用。但现在,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周期内往返于知识和实干之间,我们在实干中觉得需要就去学,
学习的方法变了,知识的样貌变了,知识运用的场景也变了,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学习这件事。作为为实干而学习的成年学习者,我们更需要一些新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目标是拥有有效的个人知识体系
我们将要讨论的学习和你熟知的学校学习有很大不同。简单说,我们成年学习者的关注重心不再只是知识世界,我们身处知识世界与实干世界之间,应更重视两者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最终成就我们自己。
现在,我们思考学习的立足点是实干世界,学习的行动是进入知识世界,获得知识与技能,再重回实干世界。
立足点不同,我们想要的学习成果会有很大的差异:仅关注知识世界,我们想要的学习成果是所获得的知识;把个人也考虑进来,我们想要的学习成果是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将实干世界纳入关注范围,我们更在意如何做,做了有什么成果,然后带着明确需求去学习、去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过去,当人们讨论学习时,想的都是如何学习知识。明确地把实干世界描绘进学习图景后,在上图中,人们学习的关注点至少应向右边移动一下,重点去关注个人所掌握的、能运用的知识与技能。一般来说,人们把个人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模式加起来的整体称为一个人的“个人知识体系”。
当需要把知识再明确地细分时,人们经常把要学的知识再分为知识与技能,知识是老师可以教的,技能是需要自己再练习的。
总的来说,当你我作为成年学习者在这里说起知识时,我们说的是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特别是对当下的自己有用的知识。
我们在知识世界和实干世界的经历将让我们掌握许多种个人场景知识,数量众多的、大大小小的个人场景知识组合起来,最终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知识体系。
我们可借助“学习之旅”环游走于知识世界与实干世界
我们描述的学习场景是,我们游走于知识世界与实干世界,学习不再是从“无知”到“有知”的单向过程,而是“学习了——觉得掌握了——实践中校正——再学习”的循环。
穿透式学习的思维与方法
本书各章一系列关于学习的讨论是围绕个人知识体系、个人场景知识与“学习之旅”圆环展开的。在思维篇,我们探讨如何更新我们的学习思维。
思维1:如何开启学习之旅?
思维2:如何把所学转化成能力?
思维3:如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方法篇,我们讨论一系列针对学习的某个方面的方法。
方法1:如何做学习计划?
方法2:如何为求知读书?
方法3:如何刻意练习?
方法4:如何高度专注?
方法5:如何动手去做?
方法6:如何梳理与提升?
书中还穿插了16个你马上可以用起来的实用工具。
这本书中所写的,是我在学习中获得的秘籍与宝剑,在我游走于知识世界与实干世界时,它们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现在我把它们介绍给你,让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之旅。
领读:晚风
结语:
今天我们介绍这本书的前言以及学习的方法,让大家对这本书有个大概的了解。
学习不再是从“无知”到“有知”的单向过程,而是“学习了——觉得掌握了——实践中校正——再学习”的循环。
明天开始我们将阅读——《穿透式学习》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别忘了分享或留言。
如果你喜欢阅读,关注公众号:晚风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