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方面的经典名著有,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阅读史》新西兰史蒂文.罗杰.费希尔的《阅读的历史》,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听 如何说》,美国,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法国夏尔.丹齐格的《为什么读书——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以及宋代大学者朱熹的《读书法》等著作,还有,日本斋藤孝的《阅读的力量》。
1)那些阅读能力明显比较强的人,几乎都经历过阅读文库本图书的时代,她们通过读破庞大的文库本图书,涉及方方面面的综合题材,阅读水平便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文库本图书里面,文学类相对来说比较多。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不可能完全排斥文学这一部分,尽管未必非读纯文学作品不可,但一个人需要在成长期内大量阅读文库本丛书里的各种文学名著,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做这样的条件设定,其实也并非出自我个人的愿望,纵观过去但凡阅读能力强的人,都有一种潜移默化形成的共识,那就是大量阅读文学名著。
2)如何判断一本书读还是没有读过?标准就是,读过一本书首先必须要做到,归纳出该书的要点,阅读,我的观点是,一本书大致看过一半以上,如果能够举出具体事例并归纳出该书的要点,那么这个书就应当算读过。对一本书内容的把握,一定要顺着逻辑思路去进行,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内容上把握知识类新书的一个窍门就是抓住书中,归纳好的要点,并将它牢记于心。
3)读书为何非要读100本,笔者在前面为达到阅读能力强的标准画了一条线:即读过文库本系列图书100册和知识新书系列图书50册。那么,为什么文库本系列非要读完100册不可呢?其原因在于阅读作为一种技能,在大致读到100册的时候才发生质的变化,当然每多一本书阅读能力都会有所变化,但是宏观上看,使之发生质变的阅读数量不是10册或20册,而是100册。事实上有一种能够成为技能的要点存在,这种要点指的是成为一种习惯,做到了这一点,阅读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或者说能够达到一种在很少出现失误的情况下,既稳定又准确的进行阅读的水准。只要是像样的书,读上百册,至少阅读已经形成一种习惯,阅读量方面的不稳定因素已经淡化,平时再怎么忙?读书也不再成为多大的精神负担,另外从读解能力上看,读书有没有读上100次,同样是学生,其差距显而易见,读书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这一点毋庸置疑。
读后感:
斋藤孝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对于促进读书这件事是不遗余力的,他想方设法地想在学生的考试中增加阅读能力的内容,建议学生升学、企业招聘都要增加阅读能力的考量,目的就是一个,通过提升日本国民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日本的整体软实力。可见,读书不是一个可读可不读的话题,而是非读不可的必选项,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读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读的问题。
其次,斋藤孝强调阅读要想见到效果,必须要读100本书以上,否则是效果不那么显著,不是说没效果,只是说没有那种改头换面的质的改变。这解答了我一直存在的心里的疑问,我一直在读书,但感觉命运改变的不是很明显,原来是我阅读的量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值。这样的话,我的目标就明确了,必须超越100本书,当然超越得越多越好。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读书的力量!那些对读书心存疑虑的书友们,努力吧,让我们以100本为最低标准,开始我们的阅读之旅吧!
之前我一直以为读文学类名著没有什么意义,所以都是选读那些实用性的书籍,从斋藤孝教授的观点来看,文学书还是非读不可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成功人士推荐一些文学名著的原因。读书的结果可能是功利性的,但书却可以读不功利的书,千万别走进读书的误区,心灵的荒芜是培养不了完善的人格的,名利也并不是人们生活的全部,有时候内心的平静更能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一本书怎么才算读过?斋藤孝教授给出了他的答案,一本书如果你能给出你的总结,归纳出书中的要点,并举书中具体的事例来证明,那即使这本书你没读完,那也算是将这本书读过了。这个观点说明了一个事,读书一定要有所得,不能说翻完了就当是读过了,你一定要从读过的书中吸收到价值点,这个是最核心的,至于你是一目十行读的,还是一字一句读的都没关系。
好好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