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中的王翦,不仅用兵如神,而且是唯一善终的战国名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忘。——韩信

前言

古代帝王们常常会发出“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叹,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朝堂之上都是忠诚良将,但是一旦有才之士们有所建树,帝王们又会担忧自己的臣子会功高震主。因此,古往今来,名将能臣们因为受到君主猜忌而不得善终的例子数不胜数。

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将军,不仅仅自己在职业生涯中达到了巅峰,退休后的生活也十分的风光滋润。这就是在最近大火的历史剧《大秦赋》当中疯狂圈粉的一代名将王翦将军。

王翦何许人也

王翦此人,生卒年不详,在他一战成名之前,在史料上也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后世史学家们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推演,他很可能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是太子晋的第十八世孙。

现存史料上只寥寥几句提到了王翦年少的时候就熟读兵书,对于古代军事典籍中的著名战役及军事理论几乎可以倒背如流,并且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王翦在秦始皇年少的时候就一直随侍左右,此后一直为秦国南征北战,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代名将,用兵如神

王翦年轻的时候就不同于寻常的小将那般血气方刚,打仗时只知道一味地向前冲。王翦年纪轻轻用兵却十分地成熟稳重,每当他接到要去前方作战的军令时,他都会提前详细地准备一番,将敌我双方的兵力、粮草、作战地形等等勘察的一清二楚,从来也不打无准备之仗。

公元前236年,王翦迎来了自己的成名之战。当时秦国正是秦昭襄王当政,他下令命王翦接替在讨伐赵国的战役中带兵不利的另外一位将领。在王翦上任之后,他先是暗中考察了每一位士兵的能力,然后便将八成的士兵都遣回了秦国,只留下了他精心挑选的精锐兵力。

王翦后来就仅凭这两成的兵力大败赵军,连拔了赵国的九座重要城池,消息一出,令各国君主谋臣们都大吃一惊,王翦自此开始崭露头角。

公元前229年,王翦再次领兵攻打赵国,这次的战场上,他碰到了赵国的名将李牧,李牧和王翦都是受后人称赞的“四大战国名将”之一,可见他的军事才能并不输于王翦。

因为李牧的存在,秦赵两军在前线僵持了一年之久。后来王翦便改变了策略,他使用反间计调拨了赵王与李牧的君臣关系,使得赵王误认为李牧有投降秦军的心思,从而对李牧产生了很深的猜忌,最终赵王亲手除去了李牧。王翦因此得以顺利攻陷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生擒了赵王迁。自此赵国彻底灭亡,其原来的各处土地都并入了秦国版图,成为了秦郡。

公元前228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当时燕国派出了刺客荆轲刺杀秦王,荆轲刺杀失败后,秦王赢政盛怒,并利用这个机会,派遣王翦率领大军攻打燕国。

燕王喜和代王赵嘉结成联盟共同抵抗秦军,燕代联军由燕国的太子丹统领。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畔,燕代联军与秦军大战了一场。最终王翦凭借其针对作战地形的周密计划大败了燕代联军。随后,王翦率领秦军一举攻破了燕国的都城蓟,迫使燕王喜逃到了辽东,自此,燕国也就名存实亡了。

不仅王翦用兵如神,他的儿子王贲也是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派王贲攻打楚国,大败楚兵。

公元前225年,王贲又奉命率兵北上攻打魏国。王贲巧妙地借助了地势,将黄河、大沟河之水引向了魏国的都城大梁,最终大梁城尽数淹没,王贲不费吹灰之力便攻破了魏国都城,自此魏国灭国,魏地东面被设为了秦国的砀郡。

据后世史学家统计,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除了秦国灭亡韩国的战役王翦并未参与之外,其他五个国家都是被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攻打下来的。秦始皇能够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王翦当居首功。

王翦为什么不受君主猜忌?

笔者在了解了王翦的生平之后,不得不感叹,这位将军不仅用兵如神,还是一个情商颇高,深谙职场之道的人。

首先,王翦明白君臣有别,他始终清楚地知道自己再怎么有功也只是一个臣子,在君主的面前始终保持着一个臣子的谦恭。

在这一方面,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白起就是一个反面教材。

公元前258年,此时的秦国还是秦昭襄王当政,他欲发兵攻打赵国。正巧此时白起生病,不便领兵,秦昭襄王遂命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到了次年正月,王陵久攻不下,秦昭襄王便又增发重兵前去支援,结果王陵战场失利,损失了五校(一校约8000人)秦军。

此时白起病愈了,秦昭襄王大喜,欲命白起为将前去攻打邯郸。白起对于战场形势看得十分透彻,明白此时不是攻打的好时机,于是对秦昭襄王进言:“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其实到这里,白起的行为都没什么好指摘的,他只是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战场的局势。

但是秦国已经在此次战役上投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秦昭襄王不愿轻易收兵,便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份再次围攻邯郸,依然是久攻不下。

此时就如白起所料,其他的诸侯国派兵救援了赵国。当时是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国公子信陵君一起率兵数十万反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接到消息后竟然出言讥讽秦昭襄王:“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

秦昭襄王知道后勃然大怒,强行命令白起率兵出战,白起在此时却自称病重,宰相范雎前去劝说,白起仍旧称病不起。

三个月后,秦军战败的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秦昭襄王更加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此时白起却真的病重了,但是他也明白此时情形对他十分不利,于是也只得带病上路。

但是此时此刻,秦昭襄王与白起已经君臣离心,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认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是因为“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于是便派遣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公元前257年十一月,白起行至杜邮的时候便接到了赐死的旨意,一代名将不是牺牲在战场上,而是落得个引颈自刎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白起的死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居功自大,在战局不利的时候不帮着秦王解决困局,而是讥讽君王,会被赐死也不奇怪。

反观王翦,在遇到类似困境的时候就处理的很好,既保全了自己,也为国家打了胜仗。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欲攻打楚国,遂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

当时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的另一位亲信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楚国将领项燕则率领四十万楚军应对二十万秦军。

其实此时的秦王选择相信李信而不是王翦,不仅仅是因为王翦需要的兵力数量庞大,他对于王翦也是有一些猜忌在的。

之前笔者提到过,秦国统一六国的主力基本上都是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此时,王氏在军中的影响力已经十分巨大,而王翦提到的六十万大军几乎已经是秦国所有的精锐了,秦王不放心全部交给王翦,担心他会拥兵自重。

王翦对秦王的心思心知肚明,但是他对于秦王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只是奏言自己年纪大了,不中用了,遂称病辞朝,就此卸甲归田,回归了故里频阳。

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於频阳。——《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但是战场的局面却不像秦王所期望的那般顺利。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让李信掉以轻心,孤军深入,结果楚军保留了精锐部队从后方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两个营的兵力,斩杀了七个都尉。这一役,成为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之一。

秦王政收到了前线消息,大为震怒,然后立马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致歉,并且将六十万的军权交给了王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秦王嬴政不愧是一个成大事者,因为任何做大事之人都是以事为先,而不是以自己的面子为先。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甚至每天比赛投石以作娱乐。项燕的四十万楚军因为兵力相对较少而不敢强攻,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往东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就此平定了楚国。

由此可见,王翦在面对君王的时候始终保持着身为人臣的谦恭,既不居功自傲,也不埋怨君主,在带兵打仗方面从来都是事实就是,做万全准备,从来未叫秦王嬴政失望过,也成就了自己百战不殆的神话。

王翦除了十分注重君臣有别之外,还时刻谨记着文武有别,从来也不会擅权专政。他只管闷头打仗,不因为自己功劳大就对朝堂之事指指点点。

还有一点,就是王翦十分懂得揣摩上意。他既想建功立业,又不想被君上猜忌从而受到掣肘,所以会用一些小聪明让秦王认为他是一个贪图享乐,对权力没有欲望之人,从而对他放心。

在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伐楚之前,他曾向秦王请求多多赏赐良田、美园和房产,能够让他晚年可以颐养天年,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家业。

在王翦启程之后,从蓝田行至武关的一路上,他又连续五次派遣使臣回朝,请求秦王尽快把良田和宅院赏赐给他。他表现出的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连他的左右亲信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劝他不要太过分了,到时候惹怒了秦王。

王翦这才向身边的人解释他这么做的用意:秦王把全国的精锐都交到他手里,心里必定会对他有所忌惮。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让秦王心生疑窦,秦王轻则派个监军过来监视,到时候他行兵打仗就会束手束脚。重则,甚至会削去兵权,招来杀生之祸。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 

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后来秦王果然放下了对王翦的猜忌,还对他的请求一一答允了。王翦在平定了楚国之后,又南征百越,帮助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霸业。

公元前221年,大秦帝国正式建立了,王翦被封为武成侯。王翦却在此时功成身退,带着一身的荣耀解甲归田,回到老家过自己风光滋润的小日子去了。

因为王翦在秦国的显赫功绩以及权势声望,他的家族自此祖祖辈辈都是贵族名门。据后世学者们推测,后来在历史上出现的两大名门望族,琅琊王氏以及太原王氏,很可能都是战国名将王翦的后代。

结语

“战国四大名将”中除了王翦之外,其余三位李牧、廉颇、白起要么死在战场上,要么死于君王的猜忌,但是王翦却可以安享天年,寿终正寝。

不仅仅是因为王翦拥有着令人钦佩的政治智慧,也因为他遇见了嬴政这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千古一帝。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只有千里马遇见了伯乐,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所长,从而彼此成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098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13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960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19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1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3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4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04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63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4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4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6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