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梳理了一下之前写的文章,发现好几篇都属于自我反思的类型。
这些文字的核心就是自我批判,甚至是血淋淋的自我剖析,看上去我一无是处,浑身缺点一大堆,不过在写完之后,我却反而感觉更强大了。
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揭自己的伤疤,也许就是当下有信心的体现。
举几个例子:
1)我以前一点都不喜欢看书,现在却养成了每天必看的习惯。
2)以前做事非常拖拉,现在对于任何事只要能在短时间内处理掉的都会立即处理,无论是工作中的任务还是个人事务,都会努力在当天做完。
3)我一贯喜欢从众,喜欢随大流,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坚定主张,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现在这种状况稍有改善,至少我想要什么已经是明确的,这让我比以前更加踏实了一些。
4)以前我要么是习惯性空想,要么是感觉到了一个大趋势,但又会觉得这太大了我抓不住,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不行动。
现在如果感觉到了某个大趋势,我会及时找一个突破口开始行动。
我10月份曾经吹牛说要出一本数据分析方面的书,这就是我找的一个突破口,自从牛逼吹了之后,每天都在持续精进,目前已经将一本老外写的数据分析图书差不多啃完了。
列举了以上四点,并不是说我一下子就能赚很多钱,只是想说相比于昨天来说我已经有了一些进步。
当然了,我身上的毛病依然很多,其中急需提升的一点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
一直以来,我总是很容易轻信别人,往往不是根据理性的分析去判断,而是基于和对方关系的疏远来决定要不要相信别人说的话。
当然因为轻信,我曾经吃了很多亏,所以下决心进行改进。
批判性思维是指审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需要注意一点,批判性思维不是指断言本身的真假,而是指对我们面临的断言进行评估。
可能有人对什么是断言还不清楚,这里解释一下,断言其实可以理解为一句肯定的结论性质的话。
比如有一天,我的好朋友小王对我说:你赶紧买这支股票吧,它下个月会大涨。
在这里小王就说了一句断言,按照我目前的思维习惯,我一般是首先判断小王这个人怎么样,如果我们关系很铁,那我就会听从他的建议。
但是,这就是没有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就会有较好的理性分析推理的能力,在分析推理过程中会着重关注对断言的论证,也就是说会确认断言的证据是否充分合理,而不是以其他任何因素作为判断的依据。
小王告诉我的这支股票的信息,他其实也是听别人的推荐,所以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话,最终可能就是大家一起亏。
在讨论批判性思维的话题时,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要学会识别利益相关方的概念。
比如,有一天小明去4s店保养爱车,工作人员在对他的车检查了一番后说机油需要更换,否则对发动机有严重伤害。
如果小明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话,他听到这句话之后,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担心害怕,而应该首先判断工作人员是否是利益相关方。
事实上,店里的工作人员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利益相关方,他们可以从每一桶售出的机油中获取提成。
虽然并非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是想迷惑我们,可能小明的车的确是需要更换机油了,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一个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人,都要在相信利益相关方之前先相信利益无关方,他们时刻都会注意到这一点:如果没有利益无关方或其他独立方的证据的确证,利益相关方的信息都是值得怀疑的。
正如19世纪的著名数学家克利福德说:对于任何人,无论何时何地,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时候贸然相信都是不明智的。
不过如果我是小明,一旦看到工作人员检查车辆时那么认真负责,而且描述的理由听上去也非常充分,我往往就会听从对方的建议,而不会进行任何理性的推理。
3
有时候在看媒体上的新闻时,如果一味的认为媒体有国家的信任作支撑,就相信里面描述的全部是事实,这也是没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表现。
比如,某权威媒体通过文字的形式报道说有一位97岁的法国老太太,在没有借助任何外力和工具的情况下,独自游过了英吉利海峡,并获得了吉尼斯记录。
按照我目前的习惯,看到这条新闻后肯定会从内心里佩服老太太的身体真好,不过如果有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话,就不应该轻易相信这条新闻。
首先这不符合常规,将近100岁的老人无论如何体力都是不怎么样的,其次,这条新闻只是文字描述,并没有其他的证据来佐证(比如完整的视频),此时就不能轻易相信它的真实性。
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就是在相信任何断言之前都需要以正确无误的证据作为支撑,同时要经得起理性的推理。
批判性思维的理念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可以说人类在最近500年来取得的科学进步都是得益于这种思辨精神。
这和求学过程中要保持的怀疑精神也是一致的,我之所以一把年纪还没有养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就是因为从读书时代开始就没有怀疑精神,轻易就会屈服权威,认为老师说的应该都是对的。
有些人认为小时候未养成好的习惯,长大了一定没戏。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要我相信,请先拿出支持该断言的证据出来。
事实上,我们已经被一些未经证明的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鬼话欺骗了太久!
我现在持续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持续挑战自我,就是想对这类断言提供最好的反证。
--END--
参考文献:
《批判性思维(第9版)》
其他反思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