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 给我来碗面!

每一门传统手工技艺的背后,都闪现着手工艺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个精美绝伦的瞬间都凝聚着岁月与人生的坎坷沧桑。寻找手艺人,续一段时光在此传扬。

以物动人·以手言心

你是否知道有一个地方

这里的人们每天和面打交道

已经几千年

这里的人每餐食物基本都是面食

因此这里流传有一句古语:

“一顿不吃面,肚子饿的慌!”

只有面才能

解他们的饥,解他们的馋

而这个地方就是被中国烹饪协会所认定的

中国面食之乡—山西

而今天

我们要看到其中一种多达20余道工序的面食

它不仅是史上做工最复杂的面

它还是历代皇帝的御用膳品

并且因为如此复杂的制作工序

任它煮多久都煮不烂

这道面不仅多达20余道工序

制作过程更是需将近30小时

每一步稍有失误

最后的结果都将是徒劳无功!

最重要的是

这道面食最后的成功与否

要绝对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手艺

比这还要重要的是

要顺应老天爷的喜怒!

而今天,终于有太阳了

再看看天气预报,明天也是晴天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崔爷爷

每天的日常都是这样:

在确定以及肯定了天气以后

他才开始配比面粉与水的比例

准备搅拌和面

和面是一门力气与功夫的切磋

要完全使水分子、钠离子和面粉均匀结合

为什么必须要均匀呢?

如果不能均匀的结合

中间就会夹上干面粉

导致最后一切徒劳无功!

过去师傅教徒弟和面的时候

会扔12颗小麦粒在50斤面粉里面

徒弟们则必须在和面的过程中

一粒一粒全部找出来

过去就是用这种方式

检验一个人的和面技术是否合格

待和面均匀之后

盖好铺子等待面粉充融合

2个小时后

即将要上案板擀面了

崔爷爷用肚子做支撑

100斤的大缸就这么搬在了案板上

擀面的秘诀在于墙上的墙洞

在擀面杖的协助下上下挤压

这一步是为了把面团和的软硬均匀

这道工序很重要

来回折叠大约20分钟左右

这时崔爷爷整个身体都悬挂在了杆上

必须用最大的力气

才有可能把这50斤面粉充分和起来

接下来开始盘大条

主要以搓为主

力度要把握、厚薄要均匀

最后搓成粗3厘米左右

随着崔爷爷熟练的功夫

与震动整个屋子的啪啪两声

面条变的越来越有弹性和力度

现在开始将面条

一条一条盘进缸里

盘面条也需要技巧

需要一根接一根成螺旋状

如果盘条有失误那么在下一步的时候

进行就会比较困难

一根接一根盘好后

盖上铺子,等待第二次醒面

5个小时后

开始盘小条

大约要8毫米粗

崔爷爷每天都是以这样飞快的速度

纯靠这两只双手揉搓上万米长的面条

盘小条这道工序在以前本来是没有的

但崔爷爷为了把面做的更加有劲道

特地增加的一道工序

(为了增加面的弹性和拉伸度)

面条越细盘的时间越长

一根一根有序的盘满这一大缸

需要3个多小时!

盘完之后,开始第三次醒面

而这一次将长达12个小时。

如此漫长与专注的等待,

也只剩那些经历过清苦岁月的老人了吧

这道面的工序才进行了不到一半

那么做工如此之复杂的面

它究竟是何食物呢

它就是在这个喧嚣的机器声中

即将要面临消失的“手工挂面”

而崔爷爷

则是第四代手工挂面传承人

在他15岁的时候

爷爷开始教他做挂面

如今崔爷爷做挂面已经快50年

除了阴雨天和种田之外,

其余时间崔爷爷都在做他的挂面,

一次可以做50斤,

一次做30个小时!

不管这些挂面能不能卖出去

崔爷爷都一如既往的

坚持每天五点准时起床做挂面

做挂面不仅仅是崔爷爷的生活

而是早已融入到了他的生命里

他不能停下来,他也停不下来!

在我们常人看来做挂面的每一步

都是如此之复杂且难以驾驭的技巧

而崔爷爷却步步飞快精湛

然而这背后却是积年累月的修炼

其实

村子里很多人以前都是做挂面的

但随着机制挂面的诞生

和手工挂面的产量之少

使他们无法立足在市场之中

耗时耗力,慢工出细活

付出的辛苦与实际收入不成正比

这本身就是手工挂面的市场特点

所以

那些曾经做挂面的好手艺人早已经转行

只有崔爷爷还有村子里的其他几位老人

还在做着他们的挂面

或许他们已经不仅仅是在做挂面

而是坚守着一颗对祖传手艺牵挂的心!

手工挂面从何时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又是从何时开始被人们遗忘?

“挂面”一词

最早出现在元朝天历年间

饮膳太医忽思慧著写的一部

古代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里

早在元朝大德年间

襄垣手工挂面便名扬一方

所以手工挂面这门手艺

距我们至少有700年!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

襄垣挂面作为襄垣籍南京兵部尚书

刘龙晋献给皇上的贡品

成为名动朝野的“宫膳”

至于清朝的餐桌上

襄垣挂面一直是津津乐道的话题

它的麦香,它的完美

曾缔造了“上党亭外三千铺

庶民饶食悬丝绪”的盛况

当然手工挂面

也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奢侈品”

在没有机制挂面之前

手工挂面因入口爽滑、耐嚼劲道

天然面香而大受欢迎

而如今超市里五花八门的“机制面”

让这种原汁原味的手工挂面

与众多乡村“老手艺”和“旧传统”一起

一度撤出了人们的餐桌

也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再加上纯手工挂面工序之复杂

需经过和面、揉面、盘条、醒面

上面、开面、挂面、晾面、收面

切面、捆扎等20余道工序

近30个小时才可完成

并且对手艺人的要求高之甚高

揉面过程中粗细若不均匀

醒面时间的长短就会不同

粗则醒的时间长

细则醒的时间短

这样就会导致在最后上挂的时候断条

整个挂面则报废!

手工挂面不仅工序繁琐复杂

对天气的要求更是高之又高

太热,太冷,太湿都不可以!

湿度需在40°C以下

温度需在20°C以下

不能下雨、不能阴天

且必须要有阳光

不同的气候需要配比的比例也不同

一般人往往无法拿捏天气

结果往往是所有挂面无法上挂

全部断条!

所以如果对气候有一丝不能把握

整个过程有一点失误

30个小时的劳动终将徒劳无获

面对的则是50斤面最后洒落一地

全部报废!

很多初学手工挂面的手艺人

就是这样

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摸索出来!

产量少、要求高

也成为了手工挂面慢慢消失的主要原因!

由此看来

手工挂面的制作不仅是一门体力活

也是一场体力与手艺,功夫与耐心的较量

更是一场人与天配合的艺术巨作!

第二天早上5点

醒了将近12个小时的面

终于要开始上棍

这是一场手指与时间的赛跑

耐心与腕力的较量

上一根是2.5斤的面

崔爷爷2分钟一上挂

崔爷爷就像耍杂技一样

令人看的眼花缭乱

上棍的时候中间尤其不能停顿

两边用力也同样要均匀

一气呵成

如果在中间停顿一下

醒面的时间长短就不一样了

拉条的时候容易出现断条的现象

在经历了丝毫不停歇的两个多小时后

所有的面条都上棍完毕

这时开始入槽

进行第四次醒面

除了对醒面池内的温度湿度

都有绝对的要求外

第四次醒面也是空气、水分和面粉

充分融合凝聚的主要过程

保持挂面的湿度

经过时间的推移

使面条增加弹性和拉伸度

劲道的面粉是挂面成败的关键

而醒面则是面条筋道的根本

20分钟后,开始分小交

上挂之前对挂面弹性力度的检验

面条此时的弹性非常惊人

即使一个粗壮的男人用全部力量也拉不断!

也许这就是人力的执着

终究征服了面条的属性

分小交结束之后

再次入槽醒面

而这已经是第五次醒面

1小时后关键的时刻到了

把面一步到位拉成型

进行吊挂风干

从昨天中午11点揉面开始

到这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10点

这道面已经进行了23个小时

最后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一步

将醒好的面挂院子里

这时

挂面即将

要成为真正的挂面!

每一杆挂好之后

还要最后一次进行分交

这一步尤其关键

若不能精准把每一丝分开

挂面将会全部黏住

不能成为根根银丝

一切反反复复并小心翼翼的工序

都是为了最后在挂面成型时

使它细腻并刚强有力

现在就开始

等待着挂面的水分

被阳光充分吸收

这是大自然的恩赐

同时也是对勤劳的奖赏

而这一切成果

都来自朴实勤劳的人们

对古老手艺的传承与信仰

很难想象如此细的挂面竟是靠双手做出来的!

空中的银丝倾泻而下

被阳光照耀成一幅简单大气的艺术巨作

3小时后

挂面在阳光和空气的怀抱中

彻底风干

在阳光下欣赏完如此大气简约的艺术作品后

这时便可以开始剪挂面

最后一步切挂面

使它更方便保存

更方便入口

一刀下去

一声清脆的声音

使30个小时的劳作

终于大功告成

由于经过多道繁琐的工序

再加上反反复复纯人力的拉条与揉搓

一根根的面条被水煮后

细腻、光滑、白净

爽口、有弹性、有劲道

并且永远煮不烂!

清汤银丝口感爽滑

耐嚼劲道天然面香

在大自然与双手共同配合下的艺术作品

任何文字描述都比不上一次入口的香爽!

人力与大自然的结合

方才酿出干净天然的味道

再搭配一点简单的蔬菜

难得一品绝味香爽

还在外面吃什么垃圾食品呢?

一碗手工挂面足以晚餐

足以暖胃,足以健康

至今

襄垣手工挂面完整保留了它全手工

原生态、老传统的制作工艺

每一碗襄垣手工挂面都包含了

这一方土地的气候、水土、产物与节令

包含了世代人的生活、情感、艺术和习俗

2009年

《襄垣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被载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

襄垣手工挂面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次手工挂面的诞生

需要30个小时

一次只能做一袋面粉

实在追赶不上机器的速度

但却为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味道遗产

央视节目

《舌尖上的中国》

对其进行拍摄记录

在古代

挂面是皇族的御用膳品

而在今天

却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非遗并不是一件值得光荣的事情

这只能意味着它即将被消失

所以才要披着非遗的外衣

寻求保护

虽然如今的手艺人

面临的市场非常之尴尬

但是量少精品

是手工制作永远的核心

今天

我们把它放在互联网上

让它在网络里自然的发挥

因为这份属于我们的遗产

需要被我们知晓

在我们看来制作手工挂面的过程

更像是一次修行

50斤面粉从10厘米粗开始

反反复复纯人力不断揉搓与拉条

直到变为一根根0.5毫米的挂面

而每一根

都承载着世世代代

平凡但却不普通的手艺人

勤劳和坚守的印记!

究竟需要多少功夫与耐心

才能完成这样的巨作?

千百年来

手工挂面流传着源远流长

幸福绵长、延年长寿等寓意

为世代民众喜爱

向来是婚庆迎宾、生辰寿宴

馈赠亲朋的上等佳肴

它具有补血益气、养阴补虚

增强免疫力等食补功效

一向是病人、老人、产妇

孕妇、幼儿食补的必选面食

而这一口味道

来自

经历了时代的洗礼与变革之后

那些依旧坚守勤劳去坚持传承的人!

手工挂面制作全过程

手工挂面储存时间长

做法方便快捷

没油 没色素 更没任何添加剂

无论是加班宵夜

还是给老人小孩

都是最好的健康绿色食物

这么好的食物

为何还要吃方便面呢?

在我们健康饮食的同时,

也在守护属于我们这代人自己的遗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5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42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25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14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3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17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8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5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9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92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手擀面,是家庭常见面食。有的家庭直接人工制作;有的家庭先准备好厚面片,然后用手动压面机压制;有的家庭直接去主食店买...
    海绵妈妈阅读 1,021评论 7 1
  • 爸爸的厨房故事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寥寥无几。因为大部分男性总不善“盐行”,爸爸和厨房的紧张关系犹如一场你死我活的“权...
    厨房小贼阅读 436评论 0 2
  • 特别喜欢宿舍走廊外灯火璀璨的都市。 今天遇到了三个朋友, 一个朋友是新的预售伙伴,今天扫楼一直在一起而聊了很多,给...
    梦游世界阅读 2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