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可能就是个馋姑娘,爱吃,所以记忆中一直长得胖墩胖墩的,只有二十几岁的年月有那么几年还算瘦瘦条条。不过那个时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如今我经常捏着肚子间的游泳圈,一边感叹再瘦下去两把肉便好了,一边打开冰箱找一找有没有可以放进嘴里的东西。
这两日下了些电子书,用来消遣上下班途中的无聊时间。其中有两本甚是有趣,《小食记》和《当食物拥有记忆》。说来也怪,我虽爱吃,爱看关于吃的书和节目,却偏偏是个懒于动手之人,以至于到现在都还做不出一顿像样的饭菜来,更别说拿手菜了。
看了这两本作者回忆记忆中的美食的书,忍不住把自己的过往捋了一遍,记忆中的美食浮现了出来。
大约是97年吧,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香港回归,重庆直辖。不过对在小县城,又懵懵懂懂的我来说,与以往的年生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是那年的冬天,距离过年可能还有几个月时间,我在老城的打字店找了个打字员的工作,开启了工作生涯。
我住的那个小县城在长江边上,冬天江风瑟瑟,最低气温约在零下两三度间。早晨呵气成霜,风吹在脸上犹如刀刮。
每天早晨我负责开门,天气冷,走到店里手脚都冻僵了。开店门,打扫卫生,等客上门。打字店旁就是一家早点铺,卖稀饭包子馒头等。人一冷便觉得饿,隔壁包子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肚子更是咕咕叫起来。
要了碗稀饭,两素馅包子。辣椒萝卜丝馅,又软又辣,几口下肚后便觉得身体暖和起来了,那种暖烘烘的感觉简直太美妙了。有时也奢侈的要两肉包子,肉包子更好吃,刚出锅的蒸汽带出肉香、包子皮香,搅得肚皮更是饿了,恨不得三口两口便吞下肚去。肉包子贵,好像是素包子的两倍,一般都吃素包子,多的时候一顿曾吃过四个。就这样吃了几个月都不曾腻过。
这些年,到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包子,不管是上海城隍庙的包子,还是重庆九园包子,也曾经回到小县城去寻找过,可再也没吃到过那种味道的包子了,记忆中的美食再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