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书,写感受,其实是挺开心的事情,但坚持下来不容易。我强迫自己写,哪怕几句话。否则总是惦记,吃饭睡觉走路都会想着。写完感受,一本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看完。
最近看一些畅销书,一些人说畅销书往往代表一定层次,类似一切流行的东西。我感到惶恐,是否这就意味着自己就是这个层次了。但反过来想,看书的目的是什么,每个人认为它好的角度是什么,才是重要的。于我,有感触,能促进自己的一些想法及行为,就足够,至于它在众人眼中是什么,不再看重了。
我有个习惯,当遇到能触及心灵的文字,有时候会细声读出来,某些地方看完后会重头再看一遍。这样下来,看书的速度很慢。不过能有这种“特殊待遇”的书不多,村上这本算是其中之一。
一个知名作家,从33岁开始跑马拉松,至今已跑了28次。
如果是专业运动员,还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名人,一个产量不错的作家,实属不易。
单独看每次参赛的时间,一次马拉松四个小时左右,似乎不难。如果要保持身体状态,保持身体不过度受损,背后是长期的大量的训练,以及专业人员的指导。换句话说,为了每年一次的马拉松,作者所付出的精力,几乎接近某些专业运动员。
只是爱跑步而已。也许有人会这么想。
没错,跑步,尤其是长距离的跑步,从身体上来看,一定是一件痛苦的、受折磨的事情,这种痛苦和折磨还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一次马拉松有几万人参加,男女老少,不同肤色,来自不同的行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不是爱跑步,只怕很难解释。
再深入一个层次,这种热爱是什么。
如果不能从跑步中得到什么,一定不会有那么多人去拼命跑完42.195公里。要知道,那是要积累多大的平时训练和毅力才能完成的事情,而且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物质上的奖励。
书中,作者描写了几次跑马拉松的经历(其中包含一次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除了身体上的反应及状态,也有心理及情感上的变化。
也有跑完某次之后再也不想跑的想法。但过后依然拾起跑鞋。
吸引我的,是作者那些与自己对话的文字,纠结,痛苦,快乐,后悔,欣慰,厌倦,惋惜......这些都因跑步而产生。似乎是在回答着:当我谈跑步,我谈些什么?我宁愿把它们看做是回答:我为什么要坚持跑步?
为什么要坚持跑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为了有健康的体魄,为了挑战自己,或者像一些人说的,身体已适应跑步的节奏,停不下来。
也许,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回答。就作者来说,我看到的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服输的精神,专注的毅力。跑步是这样,工作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或者说,跑步是为了体现这些同时能帮助把这些做到更好的事情。
说出来,这些都是多么平淡无奇的字眼啊!
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必定会转态下滑,必定速度下降,必定有一天跑不动......
可依然会坚持跑下去,直到无法再跑......
用作者的话,是希望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至少他跑到了最后。
人的一生,是不断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也是不断与这个世界对话的过程,终有一天,都会老去,如何才算有意义?如何才算是对自己有交代?看名气,看成绩,看影响力?其实不一定,名垂千古的人,也许会觉得人生并无意义。
一方面是无法违背逐渐老去的规律,另一方面是如果希望永远保持年轻的状态。多少人,在这个矛盾上无法说服自己。
其实,人生不能看做是和时间的赛跑,和命运的抗争。而是在接受规律甚至是命运的玩笑的基础上,不断去挑战不同时期的自己。真正的意义,在于过程中的挑战。这个挑战,不一定是跑步,农民的不断劳作,商人的不断进取,科研者的不断求索......再说简单点,就是需要让自己身体去接受一些困难并适应。
唯有如此,别无他法。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曾经坚持每周两天的跑步,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会和身边的人说,我会跑下去,一直跑下去。当时,也想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想要一直跑下去。
其实现在依然解释不清。
要做的,就是一直跑,别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