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创业去 读书随笔
今天这章非常感兴趣,叫“创业去”,读起来很轻快,放佛历经重重困难创业成功获得glory的那个人是我一样。就像作者说的,所有创业者都要直面自己对待金钱和财富的直白且强烈的渴望,那么同样我也直面自己对【因创业有机会获得金钱和财富而想要创业】这件事直白且强烈的渴望。增加一些认知,才能有依据地判断我自己到底是不是在此时此刻,并不具备任何创业应该具备的软硬实力和素质。以及今天被安利的两本书,《微革命》、《疯狂的投资》,是的,在看完书并打算写这个随笔的间隙,我已经下单了其中一本,来接力本书。
第一个标题叫“躺到当英雄”,说到为什么创业呢,也是为什么我居然也想创业呢,除了主观上的企图,当然也有客观条件给予的勇气。就是时代不同了嘛,作为个体也是可以能够以惊人的速度爆发成为新星,作者说了三个原因,一是个体速度快,为什么速度快我不太记得了,但是因为速度快,所以新兴个体最不容被忽视。宇宙中当一个文明知道另一个文明的时候就得立刻想办法干掉它,哪怕此时此刻它卑微弱小,但是它可能在我去干掉它的路上它就强大了,就技术爆炸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巨头企业战战兢兢,时刻提防行业新起之秀,再小再新都可能成长为一个惊人的对手。第二个原因是,更容易聚集资源,首先你需要有一个有价值的东西,通过这个价值去吸附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就等同于吸附资源,大家都来帮助你,或者寻求合作,制造一个大阵势,再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作者说,得到或者逻辑思维吸引的用户群体价值观是:爱读书、爱智求真、人格健全、追求进步的人,我认真记下了这句话,用来比对和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哈哈哈。第三个原因是机会多,不再是离开一家公司就要陷入失业惶恐的境况,每个人都有很多机会,从猛犸浏览器研发者际遇,作者提到,你成功可能不用依靠这个产品本身,而是依靠通过这个产品所呈现出你个人的非凡价值。
然后是作者提到的个人崛起的方法论:转身、立定、呻吟、躺下,躺下也就是标题为啥叫躺到当英雄。
转身是指当代创业不拼产品,而是拼体验,不需要争抢顶尖的上下游资源,不需要比拼规模和实力,互联网时代体验经济只瞄准人性的不知足,人性就是追求全新的体验,如果你要创业就得找到这个全新的体验是什么。作者提到了《北京遇上西雅图》一个爱情故事的例子用来说人性和体验这件事,那么,其实这可以作为一个策略,假设你要去追求一个心仪的对象,那就力求给ta不曾有过的体验,从人性上斩获,当然这个不曾有过的体验实现起来本身也是需要一些成本和门槛的哈。
转身完以后立定,就是找到了创业的点,你有了方向,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原地立定,然后不断成长,找到立定的地方,然后开始让自己纵向变强。接着呻吟,“你要有朋友,而不是有喇叭。”不需要借助传统方式大型推广自己的产品,你要学会依靠身边的人传播,构建一个有价值的圈层,然后就构建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再次传播之后,结果不可估量。最后躺倒,意指精神层面的吸收天地之灵气,接收整个环境里的精微信号,看得到全局也看得到细节,对行业里的风吹草动敏锐察觉,这是一种能力。
最后,立定的地方一定是和创业者的兴趣有关,兴趣在哪里,需要寻找也需要激发,兴趣是命中注定的一个神奇的东西。那是不是可遇不可求?但是我觉得硬求也能求,凡事都需要方法,那么我的兴趣在哪?我应该怎么硬求?
发现自己的太平洋,大概就是通过太平洋被发现的三个故事来论证创业者要具备的品质:(1)抛弃存量,寻求没有涉足的增量,可以理解为尝试、拓展、冒险、创新,等等;(2)创业路上沿途获取资源,用最低的成本整合自己所需要的帮助;(3)总结前人经验,上升为规律,推广出去寻求增量;(4)直面对金钱与财富的渴望。这里的故事我读懂了,但是和这几个品质没有太联系的上,关于这几个品质,我没有更多的拓展思考内容,我觉得是需要具备的技能,获取技能的方法论应该是自我寻求和破解的。
最后一个大西洋铺电缆的故事,主人公叫菲尔德,特意记了一下,从他的背景再到他艰难的铺电缆大业,困难重重,但是他信心满满,光这条横跨大西洋长度的电缆就搞了3条,从而总结的3点创业者的特质:(1)乐观的禀赋,心态好,态度积极,保持乐观向上,目标明确,信念坚定!(2)马上行动的能力,这点我很赞同,因为我不具备,或者说大多数时候不具备,几乎没有刻意要求过自己做到,所以其实是没有这个意识,但它又是一个很必要的条件!“用行动而跟人沟通,而不是讲道理。”这点我深信不疑并践行得还可以,相比起解释,我更喜欢甩事实,实践后的结果才是最有力的证明,绝胜过我本来也不差的口舌。(3)创业者擅长说服别人,来获取帮助,那就是善于吹牛,成功”蛊惑“他人以后整合资源。
其实铺电缆的故事里还可以品出很多特质,例如不怕吃苦,例如敢于正视风险,例如坚定不放弃,所以,这本详尽描述铺电缆故事的书我已经获得了,我要仔细、完整地品一品。
还有一句真理分享:“需求这个事儿,不要听他的嘴,要看他的腿,他说什么不重要,他往哪儿跑才重要。”这是每个创业者寻求个人单点突破的时候,应该思考和遵循的道理。
有一个名词没有理解,“消费者剩余”,一个经济学的观点,查询后还是不能理解,主要是内容太多理解成本有点高,我就放弃了,后面系统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再理解吧。
那么回到最初的疑问,我具备这些品质吗,怎么说呢不好判断,不能完全否定,如果认知以后加强约束,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也不能下论断。总之,先有认知,再有效约束和规避,就是良性发展,可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