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没入手之前就大致听过断舍离,一开始就觉得,跟收纳术相比,断舍离在技术之外,可能对理念性更加偏重吧。
入手《断舍离》,书的条形码上面的上架建议是大众心理•励志;在京东商城图书畅销榜里,《断舍离》在励志文学子榜。大概,《断舍离》是一本励志类书籍吧。心灵鸡汤吗?或许也有点的吧。
什么是断舍离?
在书的封面就给出过拆分开来的断、舍、离的概念,「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在前言,作者对断、舍、离的概念有更加全面的阐述,「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其中,断和舍是技术方法,离是目标,离是要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的行动而达到的状态。
如果把断舍离作为一个整理来阐述,作者在前言写到,断舍离是技术、是方法,「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或者「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总而言之,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间,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
作者在前言和第一章都提到,断舍离是从瑜伽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中得来。可以说,断舍离的源头是一种修行哲学,而断舍离本身也称得上是一种修行哲学,断舍离是聚焦于人与物的关系的行动上的修行哲学。断舍离就是通过断和舍的行动追求离的状态,是通过断舍的方式收拾物品行动带来心灵的变化。作者在前言中说,只要有所行动,心灵就会跟上变化,断舍离是一种动禅。
人与物的关系的行动上,有几种派别呢?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物为主角的整理收纳术,第二种就是断舍离主张的以人为主角的修行方式。作者在前言指出,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是一种以「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
作者在第一章专门用一小节来讲述断舍离与整理术、收纳术的不同。首先,也是最大的区别,断舍离并非绝对要把房间弄干净为目的;其次,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考虑的是「我自己」还需不需要那个物品,是以不断循环代谢为前提,让居住空间永远保持着变动流转的状态,而整理收纳术总是将着眼点放在如何保管物品上;再次,断舍离更有自我修行的味道,断和舍的行动很重要,不过更是修行的手段,而非全部。所以,作者在前言部分表达收纳术的生活是在不停地做加法;断舍离是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在第一章阐述两者不同的小节里写,断舍离更能使人看待自己的方式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加分法。
断舍离不仅仅是一种收拾物品的技术,也是一种通过收拾物品自我修行的方式,所以,断舍离的内容不仅仅有术层面的内容,也有道层面的内容。那么,书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断舍离》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断舍离的机制、需要断舍的原因及断舍难的原因、断舍离的思考法则、断舍离的实践方法,及断舍离可以带来什么变化几个部分。
断舍离的机制是什么?根据第一章第一节作者对断舍离含义的描述和给出的断舍离的机制的说明图,断舍离的机制就是通过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物品,在「断」与「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最后表现为一种不收拾的收拾法。并且,断舍离是一种自我完善的修行,是要通过以自我为核心、着眼于当下的取舍物品的工作,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越来越清楚地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让看不见的世界通过看得见的世界里的行动而发生变化,实现自我完善。
在断舍离的思考法则方面,首先,「舍」的秘诀,同时是实践断舍离时必不可少的思考上的窍门,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关系性),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其次,要理清断舍离里收拾和扫除的整体概念,因为断舍离的扫除是有顺序的,这也是掌握断舍离的机制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再次,理解「相」的世界和意识世界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断舍时更好地选择物品。总的来说,断舍离的思考法则就是先从整理头脑开始。
在断舍离的实践方法方面,首先要弄清楚断舍离的过程就是「减少、分类、收纳」,在施行断舍离的过程中要做的大部分事情是基于关系轴和时间轴的收拾工作,然后可以从每个方面寻找一些方法让其更容易施行。在减少方面,可以根据时间和目的通过只集中于一点的方式选择容易场所提高收拾的动机,通过先扔最容易扔的东西开始选择要断舍的物品,可以通过「每次就好」帮助选择断的物品,掌握伴随七、五、一总量限制原则的替换原则。在分类方面,可以通过三分法降低分类的难度。在收纳方面,掌握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掌握只需一个动作原则、自立自由自在法则两个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原则。总之,断舍离可以从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地实践,比如,可以把收拾日常物品作为断舍离在生活中加以应用的开端;再比如,断舍离的最初阶段是「舍」,通过「舍」的练习筛选物品选择判断的速度变快的思考磨砺反过来可以帮助「断」。最后,断舍离的实践,行动就是,动手实践,意识也能获得转变,身体的行动会自然而然地给心灵带来变化。
为什么现在需要断舍?现在是物质过度泛滥的社会,因为商家的折扣陷阱、捡便宜心理、出于负罪感而不把东西扔掉的赦免令的「珍惜物品」感情等,使得不需要的东西在生活中到处泛滥,破烂儿堆得到处都是,灰尘和杂物充斥居所,某种程度上也会带来停滞运和腐朽运,哪怕有整理收纳术,也会失去许多空间和能量。
有哪些原因让断舍觉得很难呢?商家的折扣陷阱、捡便宜心理、没有就会很不安等因素是会让大家不断地买入,还有不请自来的送上门,都是阻碍断的因素,让「断」的闸门承受着物质的压力。而逃避现实、执着过去、担忧未来等因素都是阻碍舍的因素,那些人总是扔不掉东西,「舍」的闸门上布满「扔不掉」的铁锈。因为「断」的闸门不断地涌入,而「舍」的闸门无法有效地流出,生活就会陷入泥沼难以动弹。
要如何克服没办法收拾、战胜无法扔掉的理由呢?首先,要知道扔不掉就是不想扔,很多东西从实质上来讲其实已是垃圾。其次,要认清物品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断舍离认为,物品也代表着气运,废物、垃圾、灰尘只会不断释放出停滞运和腐朽运,物品非但不能成就自己,反而会浪费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能量,而清除废物、垃圾、灰尘,就能够除掉停滞运和腐朽运。再次,要认识到东西要用才有价值,对自己没用的东西,就应该让其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第四,要认识到当杂物占据空间,会夺去自己的能量,映射出的是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是减分法,是对自己的不信任。第五,要更深入地思考住所的意义,追求「住育」,提升对居住环境的意识,让家成为最棒的放松地。
最后,施行断舍离会带来什么,或者说得到什么?正如前面说的,断舍离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哲学,是通过断舍的方式收拾物品行动带来心灵的变化。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存留下的物品是自观的途径,在「断」与「舍」的交替里,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越来越清楚地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然后可以让看不见的世界通过看得见的世界里的行动而发生变化,实现自我完善。当我们能够感知到看不见的世界在变化的生活,自然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解放感。
所以,从一个角落,从当下最想扔的东西开始舍吧,通过「舍」的练习的磨砺反过来可以帮助「断」,在「断」与「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解放住所空间,实现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