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姣好的容颜,和16岁的女儿站在一起,宛如姐妹花,羡煞旁人。
在公司或和朋友们在一起时,她常常展露笑颜,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然而回到家中,万籁俱寂夜深人静时,内心回旋过无数次的声音再次响起:我只想一个人静静,不想和任何人交流。
和他人交流,对她而言,意味着要去洞悉和顺应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这样才能有和谐的氛围,才能让她有安全感。
她最害怕的就是冲突,冲突对她而言,犹如洪水猛兽,但凡嗅到一丝丝冲突的苗头,她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她逃避冲突的方法有这么几种:
和对方说Say yes ,即使内心强烈想说No。
忽略自身感受和需求,尽可能让周围所有人都满意。
如果周围有不和谐的苗头,她便如坐针毡,恨不得立刻逃离,或变身和事佬前去扑灭火星。
年复一年,她真的累了,却不知如何破局?
直到这一天,她看到了由资深心理咨询师杨思远带来的这本《假装自己很外向,你在迎合什么》,封面有句话尤其刺眼:你活成了别人的开心果,却做不了自己的守护神?
电光火石间,直觉告诉她,这本书有她想要的答案。
翻开了第一章,忽然看到一段文字,活脱脱就是她的真实写照:
(1)对于他们来说,拒绝别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很多事情可能自己并不想做,但还是会违背自己的意愿,答应别人去做。
(2)害怕面对冲突。一旦发生冲突,他们就会自动地回避,哪怕牺性自己的利益。
(3)内心敏感。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感受,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特别强。
(4)害怕麻烦别人。自己能完成的事情,绝对不寻求帮助,否则就觉得亏欠对方。
(5)他们特别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获得认同。
(6)人际交往中比较怯儒,他们不敢展现真实的自己。
“他们”是指一类人,书中把这类人称之为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就是在破坏性环境下习得的一种人际交住和情感反应模式。它指的是一个人习惯把他人的需求和利益置于自己之上,通过讨好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及他人建立关系。
讨好型人格的定义里提及了一个概念——破坏性环境。
“破坏性环境”是一类教养环境,在这种环境里,从父母或其他养育者那里,幼小的你感受到是被嫌弃、被讨厌,是批评,是争吵,你的世界充斥着乌云和惊雷,让你觉得恐怖极了。
而另一类截然不同的教养环境叫抱持性环境,这种环境里,幼小的你可以充分感受到关爱、重视、回应、支持,你的世界就好像充满了粉红色的泡泡,带给你幸福、快乐、轻松的体验,让你觉得周围的世界是安全可靠的。
在不同的教养环境中,大脑会习得不同的情感反应模式。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模式也在自己的教养环境中伴随着大脑的经验反应逐渐形成。
看到这里,小米回想起自己的教养环境,幼时有几年时间父母不在自己身边,自己被寄养在亲戚家长大,因此学会了察言观色和讨好亲戚,小小的她为了生存,总结出一套“经验”:只有乖巧和讨好,才能换得他人的喜欢和笑容,才能获得想要的东西,才能不被他人欺负。
回答父母身边后,父母其实是非常爱自己的,只是对自己非常严格,例如考试成绩越高越好,成绩高于一切,达到了父母的期待才有奖励,做错事就要受罚。
除此以外,父母常常因为婆媳关系爆发剧烈家庭冲突,小小的她只能害怕地躲在角落里,捂住耳朵,伤心地哭泣。久而久之,她形成了一个信念:冲突是怪兽,冲突是破坏家庭和睦的罪魁祸首,冲突中的人粗鲁无礼、面目可憎。
了解了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之后,也许你会有一些困惑,日常人际交往中,比如逢年过节,给亲戚、朋友、领导、同事送个礼;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朋友不吝夸赞等,这些行为似乎也有讨好的成分,难道我就是“讨好型人格”么?
因此,要区分“讨好型人格”和普通“讨好”行为的差异:
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获得好的发展,就无法回避人际交往。普通讨好行为例如人际交往中,给他人送礼、夸赞他人等,其本质是一种社交方式和技巧,除此之外,在不同的人际互动情境下,可以选择其他社交方式例如倾听他人、分享观点、帮助他人,而当别人越界的时候,果断say no等等。
而“讨好型人格”的本质是一种固定的人际交往模式,已经不是普通的讨好行为,“讨好型人格”的人,除了一味“讨好”,不太会用其他方式与人交际。当和别人产生分歧时,为了和别人保持“意见统一”,照顾别人的情绪,他们宁愿选择违背自己的真实想法。
由此可见两者的差异:前者会根据不同的情景灵活选择不同的人际互动方式,而后者是固定的僵化模式,不加区分的全面讨好。
讨好型人格的人,其讨好的动力是恐惧,而不是自我发展,他们内心深处真正恐惧的是“这个世界充满了对峙和冲突”或“别人不喜欢我、讨厌我”,所以试图用讨好的方式构建一个“和谐”“充满认同和爱”的世界。
这种信念和价值观使得他们缺乏人格灵活性,其讨好他人的目的,仅仅是获得他人的认同。
这样就会带来两个不良后果:
一是自我消耗增加,限制自我发展。二是人际关系脆弱,容易自我厌恶。
回到小米的例子,儿时的成长环境让小米最惧怕冲突和别人不喜欢自己,为避免这些担忧成为现实,她会不自觉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他人认为重要或喜欢的事情上,以至于她无暇思考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也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从而限制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而人际互动中,她认为只有满足他人需求,他人才会高兴,才会喜欢自己,反之,则会被讨厌。一旦被讨厌了,意味着黑暗无际的未来。
渐渐地,她习惯压抑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别人自然也无法发现从而无法满足她的需求。
当一个人的需求长期无法被自己或他人满足时,就会产生愤怒、委屈、自责等情绪,不仅影响人际互动,更可怕的是,久而久之,这种模式使得她进入了死循环,无论是优先满足他人还是自己的需求,都找不到那个最优解,这种无力感让她对自己产生了不满甚至厌恶。
那如何摆脱讨好型人格的束缚呢?
首先要找到讨好型人格外在诸多讨好行为的根源,就是小米内心深处的恐惧——恐惧冲突,恐惧他人不喜欢我、讨厌我……
看到根源后,不是逃避,而是接纳和直面——接纳你的讨好行为,直面自己的恐惧,然后再辅之于其他方法,例如尊重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建立人际关系中的边界等等,不然,这些方法只能缓解一时之痛,治标不治本。
有时候不是方法不得当,而是我们的状态不到位,带着不接纳、不自信的状态,再好的方法也会在操作过程中走样或无法持续。
那如何接纳和直面这些恐惧呢?
首先,小米要提醒自己,这个世界原本就充满冲突,很多冲突的发生,并不在可控范围内,更不是自己的错。另外,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性,冲突不止有硝烟弥漫的一面,有时也有积极的另一面。
例如,父母的争吵是父母的功课,与自己无关。仔细想想,每次吵过之后,父母的关系会有所缓和,达到新的平衡,直到有其他事情打破这种平衡引发冲突再次发生……
小米需要转换儿时关于冲突的信念,新的信念就是:直面冲突并不意味着毁灭,恰恰是与对方共存,通过冲突,双方因此生长出一种新的关系。
其次,正如阿德勒心理学所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他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自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比“讨好”更重要的事,小米可以找个生命教练陪伴自己探索以下问题:
做什么事能真的让我觉得有成就感、很开心?而不是因为别人的评价?
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希望3年后的我在哪里,在做什么事,周围有谁?
为了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现在可以迈进的一小步是?
以上问题后不仅可以助力自己找到愿景、目标这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还看清了迈向目标的第一步。未来,小米可以进一步细化实现愿景和目标的行动计划并执行。
此外,小米还可以大胆去做那些滋养自己的事情,那些即使无需他人评价,也可以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例如写作、读书、跳舞,渐渐地 从“讨好”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
每个人存在的价值一定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既不合理,也不可能,更不会带来真正的价值感。
无论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形成了讨好型人格,都已经是过去式。
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们是选择让童年的教养环境束缚我们一生?还是选择把这些经历当成礼物,从而更珍惜当下和感恩已经拥有的资源?选择权都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