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纬📖世界坐标下的中国

《简读中国史》张宏杰

❶本书不适合所有人,而适合对历史已有基本的认识,希望系统性地将中国历史与同时代或同等发展阶段、世界其他国家做对比的读者。

❷书中有不少观点,新颖独特,比如对于中国历史的划分,相较于先秦—奴隶制、秦~清—封建制的说法,先秦—封建制、秦~清—帝制更加合理;又比如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历史和文化,特别在先秦部分,对于边缘文明和外来物种的分析相当独到。

本书指出,历史是一个国家的记忆。然而,并不是记性好的人就能生活得很好,因为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同义词。“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也不是说一个人只要多读几本史书,就会明智起来。读史关键在于方法,要善于总结和分析。记住一堆年号并不能使人明智,读了大量的史书,也不见得能从历史当中获得益处,相反,还可能被历史给坑了。为什么呢?因为同样的一段历史,不同的人可能会总结出完全不同的规律。

“不读中国史,不知中国之伟大;不读世界史,不知中国之特质。”不读世界史,你无法准确地判断中国文明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自身的独特之处。

作者博览群书、旁征博引地将不同时期的中国历史融入到了世界史中,让人茅塞顿开。读完本书后,我能够把自己以前杂乱肤浅的历史知识找到了一个大框架安放,心里多少充实、有底气了一些。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从数万年前的智人从非洲迁徙至亚洲,便拉开了序幕,并在几千年的时间轴上纠缠冲突,不断发展。

本书中,时间的经线是中国历史从夏商周到晚清将近4000多年,而纬线则是地域跨越了亚洲、欧洲、美洲、非洲4大洲。

■经线:中国历史

在《简读中国史》中,作者的叙事核心自然是在中国历史之上,在本书开篇他便提纲挈领的提出了中国历史的五大脉络,如文明延续未曾中断;早熟的文明;两头变化剧烈中间不断循环;中间阶段向一个方向演进;边疆与中央的互动关系规律。这五大脉络彼此影响,各自展开又有更深的细节,而每一条脉络都提供了与世界同期其它文明比较的空间,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特性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优势与劣势。

其中重点关注:

1)中国文明的早熟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中国文明后来的稳定,也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优越。在文明基本成熟之后,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周边民族文化上的普遍落后使中国早期文明遇到的挑战很小,从而使它丧失了探索农业文明以外其他文明形式的动力,也丧失了自我剧烈变革的压力。

2)中国历史上有两次重大突变:周秦之变和卷入全球化之变。

周秦之变,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个变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根本的一次变化。在周秦之变之前,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我们需要先明确的是,“封建”这两个字,用来指秦始皇之后的中国历史是不合适的,封建就是封邦建国,指的是政治制度中的分封制,这是周代的事。在周代封建制下,人们生活在一个又一个小的自治社会中,用老子的话说,是一个个“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这个时代和后来欧洲中世纪的贵族时代很相似,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个分散的庄园之中,处于半自治状态,横向联系不多,纵向也没有一个能“一竿子捅到底”的政治权力。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进入帝制时代。社会运转规律完全改变。小自治体被打散,统一成了一个大共同体,政治权力纵向一竿子捅到社会最底层,国家直接控制每一个人,汲取能力空前提高,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非常独特的中国特色。秦到清这个时期的中国,很多特征是人类其他政治体绝无仅有的。

第二个变化,是卷入全球化。这个变化也就是李鸿章所谓的“三千余年一大变局”,或者是历史教科书所说的“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这一变局让中国不可回头地卷入全球经济新秩序中,整个社会的运转规律又一次发生了质变。在周秦之变和全球化之变当中的两千多年,则是我们都熟知的王朝兴替时期。也就是说,一个王朝建立一二百年后,就会“官逼民反”,出现农民起义,不久被另一个新兴王朝取代,如此循环不已。

从表面上看,从秦到清中间这两千多年陷入一种简单的循环当中,不只是王朝更替的循环,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循环。比如在皇帝与丞相的关系上,表现为皇帝对丞相的防范,用自己身边的临时的秘书班子取代丞相或者正式的政府机构。结果这个小班子又演变为正式的政府机构,皇帝又建立新的小班子取代这个正式的班子。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丞相的名目不停变化的原因,从丞相变为尚书省,再变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变成内阁大学士,再变成军机大臣。在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上,朝廷总信不过地方官,派出临时官员前去巡察。结果这些巡察的官员慢慢又变成固定的地方官,下一个朝代又要制定新的临时巡察制度,如此循环不已,两千多年一直在不停重复这个套路。

■纬线:世界比较

五大脉络也成为了中国历史时间线上,作者进行历史比较话题的引子,因为,你自然会沿着这个线索提问,“为什么中国更早的采用郡县制这样的治理方式?它与城邦、封建制有何优劣?”“全球其它文明难道没有几十到两百年周期的王朝更迭?”,诸如此类。而作者正在每个历史阶段的章节,先以五大脉络为基础阐述,接着总会留出一两章做个精彩的比较,比如在“秦始皇以前的中国”要讲“中国统一与欧洲分裂”,在“秦汉与罗马”要讲“为什么罗马帝国分裂后不再统一”,在“秦以后王朝的周期性崩溃”这篇更有非常精彩的一章“欧洲没有‘官逼民反’”。整个过程中,正如作者在后记所说,他旁征博引,将自己在此前著作中的中国历史观做了一个系统的总结,也在比较中让我们对世界历史的脉络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可能在比较中,我们才会发现西方文明虽然整体有断层,但是政治上的王朝持续性却很长并无激烈的循环;才会更清晰的将罗马败亡到欧洲封建制,到工业革命,到公司制度,到现代金融体系,直到欧洲全球化席卷全球的过程串接成一条线,并深刻体会中国历史在各个节点上收获了什么,又错过了什么。

其中重点关注:

因为西方文明在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崩溃之后,进入了分封制。几个大的皇族或是贵族有地有田有人,他们就分封而治。欧洲陷入封建割据,各地自我封闭,不再有商品流通。于是庄园主就像春秋战国时候的君主一样,管理自己的产业。然后在庄园里,为生产各类产品,形成了各种职业和行当。而庄园主因为经常发号施令,所以经常与庄园里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农奴和奴隶不一样,农奴干的好,能够翻身,还能够做主人。欧美的农奴幸福感比中国的农民高多了。正是分封制的庄园管理,生产水平上来了,生产效率上来了,带来了新的商业文明,经济的发展为商业复兴和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后面由于有了工业革命,欧洲不满足于在本土发展,于是盯上了中国这块市场。他们派了先头部队去和中国做贸易,发现中国竟然有一个十三行,全世界的商品想进入中国,都要从这个腐败的带有官方背景的十三行进入,这在国外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在几次贸易往来后,英国人发现中国其实是一个徒有空架子的大国,只要稍用武力,就能把它放倒,于是乎,两个世界就碰撞到一块,鸦片战争开始了,耻辱的100年开始了。后来的历史大家都了解了,英国人用船坚炮利敲开了我们的国门,中国人民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选择了西方来的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告别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不可思议、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历史的五大脉络形成自有中国地理和文化、政治因素长期互相作用的原因。而这个过程中,中华文明早熟的形成大一统的帝国,尽管中间也有战乱的痛苦,但是毕竟大部分时间维持了社会稳定,让人民和资源可以安定的在帝国内流动,也更早的实现了在世界范围内相对公平的机会上升通道,在这种高度的流动性中,中华文明无论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上,也曾经站在全球文明的前列。

然而,世界是变化的,历史的发展机会也是全球性流动的,我们曾经失去变革的机会,而这一切又似乎归因于我们文明的惯性而显现出一种不能自我革新的无奈。但是,在全球化剧变的冲击下,我们又终于痛定思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在本书结尾,作者张宏杰做了最后的世界史坐标下的历史比较,在他看来,除去发达国家,非英殖民地的各国转型发展依然艰难,因为他们缺乏内生的力量。而具备着与清教徒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讲求强毅进取的儒家文化的中华文明,在面对全球化冲击的路途上,尽管曾经伤痕累累,但是已经重新系统升级,而在未来,我们在吸取全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理应做的更好,正如作者最后引用的典故: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书中还穿插了不少对历史的新颖解析,让我们如同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般清爽。例如:

□西方神话的主题是弑父而中国却是杀子?

因为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境内主要大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的,这种自然环境很难激发地区间贸易的发展,因为它们流经的纬度相同,故而自然资源基本相似。在农业文明,老年人是永远的权威,一切社会资源都掌握在老年人手里。儒家的政治学说原理,其实就是把血缘原则放大到国家。有人说,中国人的宗教是儒教,而儒教的核心是孝道。中国人的庙供的是祖先,其他文明的庙供的是神。

希腊是基于航海的商业活动,打散了血缘纽带,各家的年轻人上一条船,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关系,而不是长幼尊卑的关系,社会从“原始父亲”的专制向“兄弟联盟”的民主转变,人们敢于反抗权威,在代际冲突中完成新陈代谢和自我更新。

□为何说古代文化中心在于河南?

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可能是夏朝中后期的首都之一。夏起源于河南的原因就是河南是中国腹地的中心,同各个周边文化的交往接触均便利,有利于它吸收各个文化的优点与长处,另一方面,它受到周边各文化的冲击、压力最大,挑战最严重,应战也就最有力,发展也就最快,从而率先确立强有力的社会组织机构。

□荷兰工资和英国一样高,为何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荷兰,而发生在英国?因为机器是用钢铁制造的,所以工业革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人力成本较高,另一个是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能够支持铁矿冶炼业。英国北部恰好符合这两个条件…而荷兰虽然一度领先世界,但是无奈在自然资源上有先天不足的问题,缺乏机器生产所必需的原料、劳动力资源和水力。

✏️我们研究历史,是要以史为鉴。制度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所选择的道路就不同。但恰是因为这些不同和差异,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精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236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715评论 0 3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99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95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33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85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22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02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9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1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47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5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0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61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