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堂姐们出嫁时,我曾蹦出一个念头“我以后应该也是25岁结婚吧。”那时候觉得25岁很遥远,结婚这事更不用想,可实际上是,时间恍如梦,23岁大学毕业,25岁恋爱都没有开始。现实给自己打了一记耳光。
如今已经32岁,我的压力不是来自于年龄的增长,而是外界声音的催促。其中父母的声音会让我稍微触动下,但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已婚同学的善意提醒,我也只能是随声附和,并没有让我引起多大的重视。我唯一的一次感到着急,就是突然意识到爸妈年纪大了。我与他人不同,我爸晚婚晚育,作为子女表示体谅他们的急切,但作为父母的他们也表示了宽容,他们比起其他家长,从来不逼婚,只是偶尔提醒怕我们忘记,算是很善解人意了。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应该更煎熬,着急而又很无奈吧。
我也是接近30岁时才开始关注自己的婚姻大事,在此之前,我一直抱着佛性态度,不去理会。过了30岁后,也勉强接受相亲这种形式,要是以前对于相亲,我是极力排斥。但现在至少我会同意认识下,但这成功率也是很低,几个案例都是刚加微信时互相问候,后面直接在各自微信里躺尸。所以对于相亲这事好像在我这里不起效果。
我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某天下午,我突发奇想的说要在找男朋友这件事上努力一把,于是我就点开知乎,在搜索栏上输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我看着点赞量高的文章挑了两篇,结果,看完第一篇动力消一半,在看第二篇,完了,感觉自己找不到对象。
所以我有时候会很疑惑,怎么大家都陆陆续续找到自己归宿了,自己至今还单身?到底是哪里出问题。
小伙伴们跟我说,你的理想型在生活中是没有的。找个对你好的,你又不讨厌的就可以结婚。所以我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就这样被他们一点点的拉扯回到地面,要不然以前都是飘在空中的,别说她们,就连我自己都觉得怎么那么多条条框框,对爱情态度也太理想化。她们统一认为我就是因为要求高而单身。如果说高那也就是精神契合度上我要求高,也就是人们嘴里常说的灵魂伴侣。我的期待是爱情婚姻里都充满着和谐有爱的关系,我不喜欢冲突与争吵。
李银河说,想等爱情,要有一辈子单身的勇气。特别想结婚,就别强求爱情,真爱不一定人人能遇上。
就连阿德勒也认为,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他认为“命中注定的人”这些字眼其实是别人拒绝一些候选人的借口。就如我,虽然不认为我在等命中注定的人,但是我对异性的一长条的审核机制,有其中一项不达标,那就没有下一步的关系,理性到令人发指,这跟别人说的等命中注定的人,性质差不多。
但实际是这样的吗?其实不是,阿德勒心理学分析,“通过设定一个过大的、根本不存在的理想来回避与现实的人交往,这才是感叹“没有邂逅”的人的真实面目。并且活在幻想之中。你认为幸福会不请自来,常常在想:“虽然现在幸福还没有到来,但只要遇到命中注定的人,一切都会好起来。”
那为什么会找这样一个过大根本不存在的理想来逃避呢?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其实根源在于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没有爱的勇气,惧怕爱,也怕伤。当自己主动追求爱的时候,你无法知道对方如何想,是否接受。即使是男女朋友关系,相处的过程中总有伤害。你还无法爱自己,做不到尊重自己、信赖自己。因此,你就会认为在爱的关系中“肯定会受伤”或“一定会伤心”。常常认为不可能有人爱自己。所以不轻易的步入恋爱关系或者夫妻关系。
当我看到这心理分析,我感觉我自己内心已经被他窥见一般。确实是这样,当我在面对异性关系的时候,我会考量很多,是不是跟我性格匹配,如果我们相处会是怎么样,每当看到情侣们分分合合,哭的撕心裂肺,情绪起起落落。别问我怎么知道,电视里都这么演的,我也怕自己成为那样,现在的自己不好吗?挺好的啊,单身的日子很畅快自由幸福,想去旅行呼朋引伴或者一个人走,想独处就静静地一个人看书或在窗下练字,不会为感情分心。我为什么要让某个人走进自己生活里牵动我的情绪。一直很支持蔡康永的观点“除非那人,可以使你比单身时过得更好,不然何必为了那人脱离单身。”所以我的状态一直是持续性想单身,间接性想谈恋爱。这就是对自己的不信赖,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不相信对方,不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关系,害怕在这关系里受伤。不要说情侣关系,就连朋友关系我都很小心。每次人际关系的受挫,我总要自我疗愈一段时间,所以我都会自我保护式的保持距离。所以当我看到阿德勒的分析,我是能表示理解。只要有人际关系就会有烦恼,就会有摩擦。情侣关系、夫妻关系没有接触过,不信任自己能处好,除非觉得真的跟对方相处很合适很开心,才会开始,不然不会轻易进入一段关系。
等待爱情,或者倾向选择被爱,在阿德勒心理学里是属于“被动坠入之爱”。请你做个设想,你很想拥有一种东西,然后去努力的获得,当它真正到手后,是不是会感觉已经没有当初对它的情感?开始厌倦,开始对它显示出不珍惜。很遗憾的告诉你,如果你是被动的被喜爱,那么你的结局就跟这物品一样。这就是被动下的后果。这就是阿德勒眼里的“被动坠入之爱”。所以阿德勒主张能动的爱的方法,也就是爱他人的方法。后来,我自己做了个设想,如果自己是那个被爱者,而且也慢慢习惯了,那我后面的幸福快乐都得依靠对方给予,或者期待着对方给的爱,当这份爱不在像以前那么浓郁时,一定会开始失望,毕竟人的欲望无止境,因为这份爱需要靠外界来得到而不是自己内心自足时就会陷入患得患失。这么一想,果然自己主动追求爱,自己追求爱会更有自主权,内心会更踏实,因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爱某个人,追求自己喜欢的,这份快乐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不需要别人给予。要将这种简单的“相遇”发展成某种“关系”的话,那需要一定的勇气。比如,主动搭腔,《勇气》里唱的,爱需要勇气,如今我终于明白了。爱是你的课题,但是,对方如何回应你的爱,那是他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掌控。你能做的唯有分离课题,自己先去爱。我们不可以被动等待那个人出现。被动等待的话,什么都不会改变。这一原则必须坚持。
在阿德勒眼里结婚不是选择“对象”,而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对象”是谁都无所谓,我们可以爱任何人。很多人都是感觉与某人的相遇是“命运安排”,然后凭着直觉决定结婚。但这并不是冥冥中被安排好的命运,而仅仅是自己决心“相信是命运安排”。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当我们回顾与伴侣一起走过来的漫长岁月时,往往会感觉是“命运的安排”。这里所说的命运并不是冥冥中被安排好的东西,也不是偶然降临的东西,而是由两个人的努力慢慢构建起来的东西。
好了,我知道以前自己缺少爱的勇气,在阿德勒心理学的影响下,我已经鼓起勇气。但还不至于“对象”是谁都无所谓的地步,只是觉得太难做到。只希望自己能扩宽圈子,认识更多人,然后遇到那个让我放弃独处生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