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六,是妹妹的毕业典礼举行的日子,本应是美好的一天,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
导致不愉快发生的罪魁祸首是几根玉米。
那天早上,我和爸爸早早地起来吃完早餐,正等着外出的妈妈回来一起出发去妹妹的学校。
突然间我想起妈妈昨晚吩咐今早要煲玉米,再看看时间,明知现在煲已经来不及了,但想起妈妈今早出门时间早,应该还没吃早饭,于是就火急火燎地去厨房折腾起餐具,煲玉米。
妈妈回来了,看见连水都还没烧开的锅,立马噔噔蹬跑上楼,径直走进我的房间。
“为什么现在才煲玉米,现在都几点了!”她的言语间有明显的怒气。
“我,我忘了~”
“昨晚都已经吩咐你了,今天微信上又告诉了你,还能忘了?这一整天在家的,事不做好,就是懒!”她提高了嗓音吼道。
这句话彻底地伤了我的心,想来我好不容易放个假却各种奔波折腾往家赶是妥妥地自找虐。
我回吼:“是,在你眼里除了你自己谁都懒,我是真的忘记了而且也没看到微信,本来想不煲了,只是担心你还没吃早饭,我才煲的,我也很着急啊!”
妈妈似乎没有get到这句话的重点,我的真情表白并没有平息她的怒气,她竟发起飙来,直接噔噔蹬跑下楼,恨恨地把锅里的水全倒了。一遍倒一遍骂骂咧咧。
我在房间,听着厨房里乒乒乓乓的声音,心里委屈极了,像是有谁在拿着刀子割我的心,我却不能喊疼。
武志红在《家为何伤人》里说,发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
我的妈妈,明显只是看到事实——我没有像她吩咐的那样煲玉米,却对我表达的感受——因为时间赶,我也很着急,我担心你吃不上早饭置若罔闻。
02
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否发生,取决于一个人更愿意相信什么。你是更愿意相信对方是故意找茬的,还是更愿意相信对方不是故意而为之的。
还是拿煲玉米这件事情来说。
当妈妈知道我没有煲玉米这个事实后,她其实有两种选择相信的内容:
一是女儿是真的忘记煲玉米了,毕竟我有时候也会忘事;二是女儿就是懒不想煲,我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了,怎么可能忘记。
而两种不同的相信的内容,将会导致她做出不一样的回应举动。
选择相信前者,她可能会心平气和面对结果,甚至一笑置之,然后为女儿的对自己的担心而感到欣慰。
选择相信后者,就如我和妈妈那样,怒气相向,激化矛盾,忽视感受,伤害关系,最终促成双输局面。
在人性本质的探讨上,孔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社会总是倡导前者,人们也以为自己是相信前者的,但更多时候,人的言行举止,更体现了后者。
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囚徒困境,也在说明这个问题。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五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两年。
明明两人同守沉默,才是最佳的选择,但大多数情况下,囚徒都会选择揭发。因为觉得对方会为了自保先揭发自己,所以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在生活中,以下的话经常可听见:
“楼上浇花的能不能注意点,水都洒在我的被子上了,是不是故意的!”
“我都提前跟你交代工作了,现在才告诉我你没做完,是故意让我下不了班的是吧!”
“喂,你没看见我车子转出来吗,还开过来,你瞎吗!”
人们习惯用“……你是故意的吧”“你就是……”这类的话去回应一个人的冒犯。
越觉得他人对自己是有恶意的,就越注意不到他人解释的细枝末节,越感受不到他人表达歉意时的真诚,越对他人表达的真实感受置若罔闻。
我们只看到事实,目光都聚焦到发生了什么上,而没有真正去理解事情,弄清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关心他在这件事情上的真实感受。
我们不知道,我们看到的事实,也只是我们眼中的事实。在别人眼中,我被误解了,我难受了才是事实。
03
我想起朋友曾经跟我诉过的苦。
朋友跟她男友已经在一起七年了,从高中时就在一起,虽然一直都不是在同一间学校读书,但彼此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很少吵架,关系一直都很好。但最近一年,他们开始有了争执,大的争吵不下十次了,最严重的一次差点闹到分手。
“你说,他是不是不爱我了,想找茬分手。”朋友说,“每次都是他先挑起吵架,我真的不想吵。”
“你有想过你们为什么经常吵架吗?”
“还不是因为我出去实习,要经常见客户应酬,他不喜欢我见男客户,这不是无理取闹吗,真不懂他是怎么想的!”朋友愤愤地说。
“你真的不知道他怎么想吗?他有没有跟你表达过他的真实想法?”
被我这么一问,朋友想起来了之前的某次吵架中,男朋友曾经跟她说:
“你觉得出去见男客户没什么,但我担心你啊,你知道我心里有多焦灼吗?”
明明男友已经向朋友表达了“心里焦灼”这一真实感受,可朋友却置若罔闻,依然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给男友的言行贴上“不可理喻”的标签。
所以她也理直气壮地回以怒气与委屈。结果是,两人的矛盾频频爆发。
朋友的经历,相信也是很多人的经历。
任何匪夷所思的事情背后总有真切的原因,你认为它不可理喻,只是因为你不理解它。
04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提出了人际需要三维理论。
他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其中支配需要指的是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
也就是说,我们都有控制他人的欲望,希望他人满足自己的期待。
当他人给予的回应不在期待值范围内时,便开始有怒气,便开始指责。
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
当我们还是婴孩时,如果肚子饿了妈妈还没有喂食的话,便会大哭大闹。
被喂食是婴孩对妈妈的期待行为,婴孩只知道妈妈没有按照自己的期待去做,却不知道妈妈确实忙,确实忘记喂食了的事实,也听不到妈妈跟它说“对不起,是妈妈不好”,更看不到妈妈因为它的哭闹心疼外加悔疚的表情。
这不怪婴孩,它们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不能像成人一样理智成熟地对待事情。
然而已经成年的我们,在很多时候竟也像婴孩一样幼稚地粗暴地处理人际关系,这就很值得我们深思了。
在与人相处中,学会表达想法比表达情绪更重要。如果可以,少用肯定句、感叹句,多用陈述句、疑问句。
像煲玉米事件,我妈妈如果不是一上来就向我发泄她的怒火,而是说:“女儿啊,你没有煲玉米,是因为太晚起床吗?我觉得这样不好,没有时间观念。”
这样开始的对话,没有完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倾向,没有过早被认定的伪事实,我可能就会更放心地说真事实,表达自己的真感受。
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我那位朋友,如果她一开始就注意到男友的感受,而不是只关注男友不让自己外出见男客户的事实,彼此就男友的焦灼进一步沟通,两人的关系或许也不至于恶化到闹分手的地步。
我们也应该时刻注意调整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值。
别人可不是木偶,你也没有操纵他的线,别人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一定得如你期待的去做。
-end-
图 |Marion Barraud
小样er想与文字相伴一生,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