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要电话一响,我总怕是我妈打来骂我,说我又做错了什么?
2.我爸完全不知道我对任何事情的看法。什么都是他说了算,而他始终认为我跟他想法一致。
3.昨天我还是全世界最棒的儿子,做什么都对,今天却成了“没心没肺的东西”。究竟她的标准何在,我从来没搞懂过。
有可能从小到大,我们与自己的父母相处一直很难。尤其是当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后,难上加难。也许我们因为这份艰难,早早地就独立出去建立自己的小家,以为可以逃离。但当父母真的老了后,我们又必然要重新面对这段关系,我们到底该如何做?
《父母老后难相处》是一本与年长父母相处的实用指南。本书聚焦两代相处难题,帮助身心疲惫的你建立更健康的陪伴心态,为深感焦灼的你提供更务实的应对建议。
两位作者格雷丝·勒博与芭芭拉·凯恩,皆为资历超过30年的临床社工师。1982年,二人共同在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创立“暮光服务网”(Aging Network Services),一个全国性的看护网站,旨在协助个别家属关怀和照顾家中长者,并解决亲人散居各地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等。
他们接触过很多类型的“问题父母”,写作本书首先要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原来有那么多的人身陷相同的处境。如同李笑来常在文章里引用他父亲的那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意识到这一点会让人如释重负,世上原来不是仅有自己的父母难缠。
作者归纳出依赖型、泼冷水型、自恋型、控制型、自毁型、恐惧型6大类型父母行为模式,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帮读者评估“父母是否真的难相处”。
25个经典案例以父母的问题行为和子女的应对模式展开,在反思和梳理清楚立场和原因后,作者会带你以富有智慧的语言范式进入情景演练。书中还安排了关于“如何陪父母面对老年课题”和“如何陪自己优雅变老”的贴心指南。
下面我们以“依赖型”父母为例,学习专家如何指导我们与父母相处:
一、 依赖型父母都有什么行为特征?
如果你的父母有以下这些行为,你就对号入座了:
无法忍受孤独,希望你时刻陪伴
与你分离在即,立刻表现出身体不适和明显不快
对成年子女及他人提出无理要求
紧紧依附某人(如女儿),凡事皆靠其打理
无法自行做主或为决定负责,一丁点琐事都要依 无法忍受孤独,希望你时刻陪伴
你知道他(她)需要协助,但他们却坚持不肯让人帮忙
书中有个案例“指望儿子随传随到的碧”,首先给了一个场景:阿尔提心吊胆地拨了电话。此刻他站在剧院大厅的公共电话旁,在享受娱乐时光之前,他深知如果没有先给母亲打这通电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是惯例,只要他没办法过去她那儿,就一定要电话禀报。问题是:他比平常晚了半小时打电话。
有时母亲并未留意到电话来晚了,甚至有时注意到了却也没怎样。可惜今晚传来的是冰冷愤怒的声调:“你到底去哪里了?我找了你整晚!”
阿尔试图解释,又问母亲今晚好不好,“我好得很。”母亲的回答既冷又硬,随即切断电话。阿尔没被吓到,因为经历过多次、也在拼命努力不让自己在意,仍不免感到受伤。
接下来,他不断地想:“究竟该怎么做,才不会变成这种局面?”过去的惨痛经验让他学会要及早打电话;为了让妈妈开心,他更是每周去探望母亲两、三回。
二、 依恋型父母的应对技巧有哪些?
阿尔为了母亲头痛已久,问题依然棘手。他对妈妈百依百顺,尽力避免惹她不快。这么做虽不能减轻抱怨,倒也让局面维持在合理的掌控之中。直到剧院事件,他才明白情况必须改变,他向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求助。此文引用了案例中的一些对话,可仔细品味,我觉得这也是本书最值得成年子女借鉴的地方。
1.愤怒和晓之以理都于事无补
跟一般人遇到同样情形一样,阿尔会怒气高涨以致失去理智,然后对碧大喊大叫。然而,无论父母让你多么受挫,愤怒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只会让双方更难过。
母亲看不见自己的问题,只看到儿子暴跳如雷;就算她在你的强势之下道歉,她也完全没有理解原因何在,更无法记取教训。
此外,阿尔试着跟妈妈理论。剧院风波后第二天,阿尔和他母亲的这场对话,描述了这么做有多么无济于事。
阿尔:妈,你要我每晚打电话给你,但我偶尔总会有事啊!
碧:你到六点都没来电,简直把我急疯了!你有空做这做那,就是没空给老妈打个电话。
阿尔失去耐性:“但你应该了解,我不可能每次都准时的!”
碧:(不吭声,眼神冰冷)
阿尔:“怒气攀升”我真没见过像你这样不讲理的人。好吧,如果你不改,那就准备担心吧!
其实,阿尔从剧院致电母亲后的反应,是不是跟母亲对他的态度很像?他觉得自己遭到拒绝,不禁怒从中来,对母亲指出她应该要有的表现,而这正是母亲每次对他不满时会有的反应。
2.设下自己的底线。作者指导阿尔,他不能为了不惹母亲生气而总是顺着她,这样长久下来,他一定会受不了。他得先想好自己能做到的合理范围,然后坚持原则。这方法也适用于你。假如父母总是催促你前往探视,而你认为没必要或你不想如此频繁,就想好最恰当的频率。
一开始,父母大概会不高兴,但你必须坚持下去,因为那是你的底线。为了自己好,你必须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维护你与父母的关系。
阿尔终于能划出界线。下面是在那之后的通话内容。请注意他没有试图说理,也没有争执或责怪彼此。
阿尔:妈,你今天还好吗?
碧:我担心得要命,成天巴望孝顺(语调讽刺)的儿子回家看我。
阿尔:(以往会被激怒,这回则改变话题)妈,你的孙女画了一幅很棒的画,我准备带去给你瞧瞧。
碧:太棒了。我还真久没见到她了。你是该带她来给我瞧瞧了。
阿尔:我这个星期天会一起过去。那是我全家团聚日,我会带早午餐。
碧:是呀,我就只值一个星期一天的份。
阿尔:我期待周日的来临。再见,妈。
注意妈妈在儿子每句话之后所流露出的依赖与不安。之前,妈妈的这些反应总会让阿尔跳脚。现在阿尔有了新的对策,他把母子见面的次数降到一周一次,电话联系也采取不同态度,正面回应妈妈的每一个抱怨。
强调自己能够做的,不谈他办不到的事,而且不为此自责。最重要的是,他不再聚焦于彼此的争执,而能开始同理妈妈心底的不好受。
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习惯之前,需要时间练习。
3.理解父母的行为背后,其实隐藏着恐惧
阿尔从咨询师那里学到最重要的一点是,母亲会如此,是出于让她饱尝终生的痛苦,那些阴暗面化为人格,并透过种种麻烦行为传递给他人,自己却浑然不觉。
表面上看来,她自己应该清楚这一点,但其实这些行为没有理性可言。一旦对母亲的人格举止有此认识,你就能像阿尔一样停止愤恨和受挫,转而同情与怜惜她所承受的折磨。
你会比较知道怎么应对,让彼此不再剑拔弩张。想产生这种理解,可以努力回想有关父母早年的任何事情,他们可能遭受过什么样的情感创伤。有位来访者这么形容:“了解我妈之后,我便不再那么恨她了。”另一位则更上一层:“我因此更爱我妈了。”
三、 了解中美父母与子女相处模式及社会环境差异,应用于实践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中美父母与子女相处模式有很大不同:
一是中国的父母奉献型的多,索取型的少。子女大了,父母对其生活干涉得并不多,特别是农村父母,因为识字不多,更很少参与子女生活。我自己从读书填报志愿、就业、择偶都是自己做主,甚至结婚也是在单位操办的,没让双方父母管过。中国的父母除非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那一天,在生命的终点才会麻烦子女,能自己做的都会尽量自己做,而且会尽己所能帮助子女,比如忍受夫妻分离、离家千里去帮子女带孩子。
二是中国父母即使到了最后不得不和子女一起生活时,子女也是更多关注他们物质和身体,对父母精神需求关注很少。见过很多农村老人,生养了多个儿子,父母就会轮流在每个儿子家养老,能够身体健康、衣食丰足就很不错,子女算是孝敬的,忙于工作生活的子女哪会顾及到父母微小的情绪变化和精神上的需要。包括我自己,老母亲住在我家时,我除了闲时陪她在楼下散散步,老母亲主要的娱乐就是看电视。
三是中国社会养老产业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书中随处可见在父母子女关系及养老看护上,可以求助心理咨询机构、社工师、救助团队,专兼职的护工从业人员也很多,甚至邮件处理都能找到一个高中生帮忙。养老产业发展要领先于我们,且分工细致。我们现在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主要还是老人自理,甚至还反过来帮助子女照顾小家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养老产业也需要并会进一步得到优化。
所以通读完这本书,我们更多地可以从父母过去的经历上去了解父母现在的行为成因,并理解父母,感同身受,用同理心看待父母的行为,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应对模式。
比如我的母亲总体是很好相处的类型,她是家里的长女,自小在外婆家书都没读完,就帮着外婆种地,并担当起长女、长姐的重任,生哥哥和我之前都一直在田间劳动。记得冬天母亲坐在煤油灯下为外公外婆舅舅他们缝制了一大嘟噜新鞋,也时常埋怨父亲操心太少,并拿他和堂姨家那位姨夫比。所以我成年后,母亲给我灌输的也是要帮这个,帮那个,她常说的一句话:“谁让你能帮呢?”明白了母亲的心意,不堪重负时,我也在调整自己的方式,不能一味让父母开心,而让自己很憋屈,总得要有自己的生活。
你可以同理他(她)的感受,但对他(她)的立场不置可否。因为我们看过这本书,也要警惕步父母的后尘,成为问题父母,让自己优雅快乐地老去。
结语:
《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这本书填补了老年看护文献的一块空缺。谈看护的优秀著作有很多,但深入探讨父母麻烦行为的书籍却付之阙如。
为人子女都要面对如何与年老父母相处问题,自己也终将有老去的那一天,如何相伴在父母左右,并快乐相处,可参考应用书中的精髓。
我是极昼之光明:一位爱生活,爱远足,爱记录的人,愿与您分享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