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我半躺在一张藤椅上,翻看着一本宋词。
李清照是我喜欢的宋代女词人,她有许多词都被现代人广泛流传。在我的眼里,其实她就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小女子,她希望自己能够嫁给爱情,希望一辈子都和爱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有生离,也没有死别,更希望为爱人生一个属于他们的爱情结晶。
在宋代,那个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李清照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她杰出的才华,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然而她毕竟是女子,再有才华也不能去考学。只能是到了适婚年龄出嫁罢了。
李清照的家庭条件还是可以的,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有了这一个有利条件,李格非为女儿选中了一门好亲事。史料记载:赵明诚之父是吏部侍郎,和李格非均为朝廷高级官吏。从我的理解,李清照在结婚前肯定没有见过赵明诚,她也不能确定自己要嫁的这个人自己会不会喜欢,如果他是一个五大三粗的,不懂得怜惜的莽汉,清照也只能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
可喜的是,结婚之后,李清照和赵明诚居然有同样的爱好,同样的情怀,每当初一、十五,赵明诚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这共同的爱好让小女子李清照倍感幸福,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是以“闺情”为主要内容。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小女子的心态。
可是,人生总有无奈的事,在和赵明诚结婚的近二十年里,李清照居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在古时,这种事是很难说出口的事,我从史料中也并未查出李清照为何没有生孩子一点点的解释,有的也只是后人无端的猜测,有人说是其中一方不能生育,有人说是赵明诚后来有了外遇,移情了别的女子,冷落了李清照,总之,在赵明诚死后的日子里,这种孤独就更为加剧了,没有了爱人,身边也没有孩子,那将是怎样一种愁。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攻陷北宋首都汴京,汉族政权南迁。李清照也在南迁的大部队里,此时,赵明诚竟死于建康,李清照真得变成一个人了。国破家亡之恨,离乡背井之哀,以及她个人独处时感到的既死丈夫,又无儿女,晚年孤单,辛苦艰难的悲痛,却仍然使得她的词的境界比前扩大,情感比前深沉,成就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女作家。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一首词就是写在当时的处境下的,是她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
我们可以和上一篇一剪梅相比较,一剪梅所要表达的愁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这首词里写的则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
“寻寻觅觅”,在找什么?寻找以前的幸福生活,还是寻找曾经有过的爱情?它们似乎都存在过,又似乎本来就没有。四面都是冷冷清清的,再也没有了以前的欢笑声,境况着实凄惨。习惯了北方的气候,突然间来到南方,在这个天气时冷时热的地方,让人很难睡着。心情不好,气候也不习惯,只能借酒消愁,“怎敌他晚来风急”,喝淡酒不足以敌急风。
“雁过也,正伤心”,正在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时候,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雁南飞了,它们是从北方飞过来的,再一看却是旧相识,真是认识吗,当然不是,李清照不过是指自己和这群大雁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剪梅里也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虽然也写得是离愁,但是这离愁中却是含有甜蜜的回忆和相逢的喜悦的,而本词则是表现了一种极度的绝望和伤心。
下一阙仍然是写痛苦的回忆,自己的孤独寂寞,微风起,地上已落满了黄花,都已是憔悴不堪,想当初,黄花开时,爱人就会摘下一朵给自己戴在发间,可如今,又有谁会这样做呢?只有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窗前,聆听雨滴的声音,整个黄昏都在这个滴着,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还要多久能滴到天黑呢?天黑之后,不还是这么滴下去吗?这是怎样的一种愁,似乎没有了尽头。
这段时期是李清照最为悲惨的时光,所以她的词里也多表达这种寄托哀思愁苦的情绪,也有些词表达了对宋朝政府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好奇心使我翻阅资料,发现李清照在到达杭州之后又曾结过婚,只是那段婚姻很快就结束了,她的第二位丈夫其实是个“匪人”,完全是贪图李清照手里的文物字画而来。
在家愁国恨未报之时,李清照只能住在浙江绍兴,并在那里病逝,临死也未能回到故乡。
我不禁深吸一口气,在那个颠沛琉璃的社会里,李清照在写出这些词时,她可能并没有想到后人会多么的敬仰崇拜于她,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她能写出这所有的文字,全是她一生痛苦的遭遇赠送于她的,她只是在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怀,一种感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