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未牧
落日映山红,放荡西东,昂藏头角势争雄。奔走溪山无定止,冒雨冲风。涉水又登峰,似虎如龙,狂心劣性实难从。到处犯人苗与稼,鼻未穿通。
初调
可意这头牲,永日山行,穿来募鼻细调停。珍重山童勤著力,紧紧拘拧。水草要均平,照顾精明,狂机偶触莫容情,收放鞭绳知节候,久久功成。
受制
渐渐息奔波,牵过前坡,从容随步性平和。度水穿云虽自在,且莫随他。又向那山窝,细看如何?低头缓步慢逶迤。须用鞭绳常管顾,定不蹉跎。
回首
久久用功深,自在泉林,芒绳细系向清阴,任性回头不着力,息却狂心。又且看浮沉,细究幽寻,收来放去别无侵。还把绳头松又紧,一刻千金。
驯伏
调伏性安然,任过前川。青山绿水去来还,虽有鞭绳无用处,狂劣都捐。这边又那边,泉穴云巅,悠游踏断白杨烟。日暮归来无挂碍,何用牢牵。
无碍
任意去西东,到处从容,横身高卧柳荫中,笛声吹出无思弄,快活阿童,浅绿间深红,景物融融,歇肩稳坐意忘工。忆昔劳心空费力,露地全供。
任运
绿杨芳草边,任远天然,饥来大嚼渴吞泉。踏转溪山随处乐,在在逢源。横卧万峰前,景物幽间,山童熟睡不知年。抛置鞭绳无挂碍,好个灵
相忘
物我两形忘,月印沧浪,白云影里白牛行,牛本无心云自静,彼此相当。交对露堂堂,何用商量。山童不复著提防,云曰人牛都自在,端的家常。
独照
忒怪这牛儿,不记吾谁,阿童霁晓独自吹。山北山南皆自得,二作俱离。拍手笑嘻嘻,乐以忘疲,逍遥物外且何之。若说无心即是道,犹欠毫厘。
双忘
无相大圆融,不立西东,人牛何处杳无踪。子夜赤轮浑不照,八面玲珑。魔佛总成空,凡圣消融。冰沙发焰耀天红,枯木枝头花灿烂,绝没香通。
牧牛,牛即心,故牧牛即牧心,牧心人好比牧牛者。清净心恰如牛,本人人具足,修行者好似牧童,牧童牧牛仿佛修行者修心,十首牧牛歌写尽制心之道。心牛身在“溪山”“风雨”等外在世界,有时被“他人苗稼”诱惑,有时在“奔走溪山无定止”中迷失,然对清净心如“饥餐渴饮”般地追求,正是每个修道者愿为之事。以自然景物比作生命的种种样态,恰好脱化了牛头禅的“无情有佛性”,正所谓“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二)
四祖道信将衣钵传给了五祖弘忍,而另一弟子法融开创了牛头禅, 其门派被称为牛头宗。
牛头法融传牛头智岩,智岩传牛头慧方,慧方传牛头法持,法持传牛头智威,智威传鹤林玄素,玄素传径上道钦,道钦传湘山宗慧。
宗慧(?-867),俗姓周,法名全真,道号宗慧,别号无量寿主人,湖南郴州人。其父周鼎,官至尚书,其母熊式,被敕封净照夫人。
湘山宗慧,十六岁出家,往径山拜道钦为师,后至广西全州驻锡于净土院。
(三)
宗慧法师活得太长了,一百三十多岁(说法之一),道行又高,人们以为他是无量寿佛化身,便称他为无量寿佛,无论僧俗。这座寿佛寺,也是为了纪念他而建,坐落在他的故乡,郴州小东江畔。
宋徽宗赐封寂照大师,宋高宗赐妙明塔额勒,宋高宗加封慈祐寂照大师,宋宁宗加封慈祐寂照妙应大师,宋理宗加封慈祐寂照妙应普惠大师,五次被赐封的宗慧禅师竟然没有被《高僧传》收入,免难有些遗憾。
不知是因为寿长经历得多,还是修道得法的原因,围绕宗慧禅师的生平发生过众多灵应事迹,从唐至清,皆收编于《湘山志》中。
宗慧禅师出家后,一直山林生活,带领弟子躬耕自足,生活简朴恬淡。唐文宗太和末年,一日,宗慧忽然察觉佛教有难,逐预先召聚弟子告之还俗归农,以避法难。弟子纷纷散去,宗慧禅师自己夜留起了长发,更换了布衣,舍寺而去,隐居山林,结茅居之,号白云庵。后文宗薨,武宗继位,发起灭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当时的佛教受到空前的摧毁,而宗慧禅师丝毫无恙。后宣宗继位,法难已平,又见父老多次请邀,才舍山而出,但从此衣冠不易,鬓发不剃。
公元867年,宗慧禅师预感实时将至,忽然召集众人告之:无色界天请吾说法,吾将行矣!并为僧俗说法开示:汝等诸人休道老人去也!焰里冰花红朵朵,炉中冻笋赤条条。弟子请求还来度生,禅师遗言:秋去叶须落,春来花自开。而后坐化。圆寂之后,肉身不坏,唐僖宗建塔供奉,南宋高宗绍兴五年赐额“妙明塔”。
(五)
会昌法难后,宗慧禅师的牛头宗渐渐融入了惠能南禅的影响。牧牛歌中所提出的生命最高境界是超越主客对立,泯然无寄的“还源返本”,一千年后,印度哲人克利希拉穆提的超越二元对立思维的思想穿越时空,与此遥相呼应。
牧牛人笛声悠扬,牧心者源返本还,本性人人自具足,吊桥何须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