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次尝试跑10公里,还好跑下来了,没觉得很吃力。自从鼓山回来,好像体力好了很多,突破了十公里大关,半马就在不远的前方,噢耶!
爬山与跑步可能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年初爬山的时候,难度不比鼓山,下山后很累且次日浑身酸疼。在去鼓山之前的一个月,我隔三差五去跑个五公里,最多一次八公里。然后,鼓山当日下来后没有特别累的感觉,次日身体也很正常,没有不适感;第三天去跑五公里的时候感觉轻松了好多。
言归,接着说鼓山,我还没下山呢(捂嘴偷笑)。
过了高潮,就算不是很差的事情,也会有落差的啊。更何况是一段泥泞黏滑的上坡路,能把防滑鞋子里凹凸不平的凹全部用泥填平,还有碎石时不时地往下掉,这也还好,十分钟左右吧,就没了,上来得使劲顿脚,把鞋缝里的泥震掉,要不相当于一直走在这种黏滑的路上,也不安全。接下来约有半个小时的上坡路,没有台阶,就是脚掌和小腿要由90°变成15°那样的坡度路,真是考验大腿小腿的协作性;没有一颗超过一人高的树,头顶着大太阳,一边低着汗涔涔的脑袋找下脚的地方,一边把脸、脖子和胳膊捂得严严实实,身上穿的防晒衣都湿透了,紧紧地贴在身上……啊,真的不能细忆。
好不容易有个高地,虽晒,胜在不闷,有风,前面两个人和李队一致说有个好地方就在前方不远处,驴友爱称“小风门”。
走去小风门的时候也挺有意思的,没有路我们只能背靠大山前进,走植物和山体之间的那道缝隙,一条腿放进去都嫌粗,不是我腿粗,谁来谁腿粗,尤其没有穿长裤,恨不得腿变成针那么细(捂脸哭),回家看到我的腿好像受了容嬷嬷的鞭刑……。为了避免有树枝打脸毁容,我总是用手捏着树枝不带刺的部分拿开,可是拿不了太久,一会忘记了,手一松,后面的李队就遭殃,会被打,幸好长得比我高(烧烧香)。李队说,要双手合十用胳膊肘去挡开拦路的枝枝叶叶,一来不易受伤,二来可保重心稳定。不得不说,老司机就是老司机啊,我脚下打滑好几次,有次一不小心还坐在了地上。这段路很长,走得我都快绝望了……
终于赶到小风门,腿都软了,那风吹来,一步都不想再走,大部分人到这里会吃东西补充体力,可是真真一点都不饿,吃东西也是为了减轻负重。哎,我带了巧克力和面包和肉肠,又一次在经验中露怯;上次我们三个一起去王莽岭是在冬天,山上还有积雪和悬冰,当时李队说要带巧合力,同行的有个旅游带了烤鸡,感觉好棒;结果我这次带了巧克力和肉肠,只感觉难以下咽,季节和感觉变了,装备也是要变得的,哎,感觉自己好low。旁边有个驴友还浇油,嘚瑟的说,爬山怎么可以带油腻的东西呢,我拿过他递过来的豆腐干,吃完,说了一句,哎呀,怎么这么油?!哈哈,这么赌气地一说,心情好点,利姐还嘲笑我(调皮)。李队第n次说山下的拽面,每次都要说n遍,哎,听他说他女朋友也没有这么频繁过……
后面的人,陆陆续续上来,待到两点钟,我们又一起出发,准备下山。下山居然还反转了一把,眼睁睁好像看到山下面的公路了,居然没有路,然后就悲催了,转个方向往上爬了好久,才又转而下山。下到半路,也可能不到一半,也不知道几分之一,爬过山的人都知道,爬山时你永远别问对面下山的人,前方还有多远,因为答案会是,马上就到,前面五十米,一百米,二百米,顶多了,最多说二百米;同样,如果下山时有爬山的人问,前方还有多远,也不要说这几个答案以外的答案。当然,作为一个户外小白,我总是会忍不住问,且天真的相信。到这次,就连下山,我都忍不住要问了,到底还有多远?真的好远,腿都累得有些麻木了,它已经不向大脑传达信号了,为了提高效率和节省能量,它自己走了(你信麽,偷笑)。
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一个当地的老爷爷,花白的胡子,穿件宽大的洗得发黄的白汗衫,拄着拐杖,比我们走的都快,不夸张,比我们走的都快。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也提高了速度,老爷子要拐回家的时候给我们指了路,一扭脸的功夫,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了,走惯山路的人,真是够快的。终于走到大马路上了,可开心了,沿着大马路走吧。走着走着,察觉有点不对劲了,走了50分钟了,也没有看到公交车站牌啊;老司机李队,严肃的说,我真的没有来过这里,根本没有拽面啊(⊙o⊙)…
又一次没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