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天给予了我这样的品德,宋国的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我的收获】
桓魋(音tuí),又称向魋,东周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掌控宋国兵权。
孔子周游列国,经过宋国时,桓魋想要杀害他。孔子得知后乔装打扮,连夜离开了宋国。
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们说的,他让弟子放心,自己遵天理得天助,一个小小的桓魋不能把自己怎样,但最后孔子还是逃离了宋国。难道说孔子胆小怕死,却又说大话,是两面派吗?显然不是。
孔子一生光明磊落,仁心义胆,知行合一,不畏权势,不怕恐吓。试想,如果孔子怕死,他怎么可能冒着生命危险,敢于揭露社会弊病,明确指出就是因为权贵带头不作为,藐视传统文化,从而导致世风日下,礼崩乐坏呢?
孔子一直奉行中庸之道,一面身体力行,追求仁道,传道授业,一面强调乱世之下,要明哲保身,不白白送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要自信,但不盲目自信,尽人事听天命。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认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瞒。我没有什么行为不告诉你们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我的收获】
孔子学识广博,学问深不可测,弟子们难免心中犯嘀咕,担心孔子隐瞒绝招或不屑于教他们。
实际上,孔子传道授业的终极目标是恢复周礼,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要想重塑社会文化,靠他一人是不可能行得通的。因此他必须要竭尽全力培养学生,让他们以后有机会从政从商或从事教育事业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逐渐恢复社会正气。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一定会倾囊相授,而且不会考虑学生的财富地位、资质、领悟力等外在因素。
他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不但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从论语中描述孔子的行为内容来看,孔子绝非一个夸夸其谈的人,而是将礼仪规范纳入到自己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上朝时神色恭敬,燕居时得体大方,祭拜时心到口到,仪式周全,吊丧时不苟言笑,有同理心。孔子真正做到由内而外,尊重并执行传统礼制,可以说,他做到的一定会比说的多,只不过很多弟子还没有领悟到孔子的用心良苦,或者悟性还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