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尹建莉老师工作室里一位辅导员的课程,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讲述了两个观点,我个人是很认可的,而且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多关注这两个观点,效果会更好。
内在动力就好像是植物的种子一样,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拥有发芽破土的动力,如果外界环境好,能加速它的发芽,如果不好,也不妨碍它在石头上发芽。
关于这两个观点,是这样的:
观点一:不要用语言对孩子进行负面的评价。孩子对自己的定义都来自于父母的评价,来自父母的评价最终成为实践的语言。
这点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方面的感触吧,最多最直接的感受应该是老师的评价,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多半原因一定是这个老师曾对我们有一些语言上的负面评价。
举我自己的例子,让我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是大学时的英语老师,我其实高考时英语成绩是不错的,考了128分,不过我有一个弱点的地方就是英语口语不好,上大学之前自己是没有这方面的感受的,一直觉得自己英语挺牛的,而且擅长背诵英语课文。大一的一天,需要我们进行英语演讲,当时也兴致勃勃的上台了,觉得自己讲的还不错,讲完后,老师的一句评价,让我至今都不再碰英语方面的东西。我讲完后,老师没有直接问我,而是在课堂上当着所有同学的面,问我的同桌:“她平时说话是用普通话么?”当时我和同桌都一脸的懵逼,下意识的回答:是呀,然后老师就下了一个结论:那她肯定普通话也不太标准吧,因为她英语口语很不标准。从那之后,我再也不碰跟英语有关的任何事情,开始逃课,打击太大了,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缓过来,说起英语,从内心觉得自己不行。
通常我们可以用语言或者行为去反击周围朋友或者老师的负面评价,不过对于父母的负面评价,我们很少能直接的去反击,而是会附和父母给自己贴上相应的标签,所以,家长更应该注意这方面,不要用负面的语言评价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当外人的面。
还有一部分家长会说:“我们平时都很注意的,不会当着孩子的面说负面评价的”。那此刻希望您问一下自己的内心,在您内心深处是如何评价孩子的,正面积极的评价多,还是负面的评价多。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是天生的侦探家,可以敏锐的察觉到您的真实想法,哪怕您不说,他也是可以察觉到的。
观点二:让孩子做主。是真正的放手让孩子做主。
我们拿挑选书这件常见的事情来分析一下,领着孩子一起进书店,跟孩子说,去吧,挑你自己喜欢的书,孩子去挑自己喜欢的,您挑自己需要的,一个小时以后,您跟孩子抱着书碰面了。您开始一本一本的翻看孩子挑选的书,“这本你现在看不懂” “这本你学习用不到的” “家里已经有很多漫画书了,这本还是不要了吧,你哪有那么多时间看呢”......最终孩子挑选的书的都被放回去了,您能说这是让孩子自主选择么?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往往会表面上给予自主的选择,实际的抉择权还是在我们手里。
让孩子自己做主有一个前提条件是信任。你要信任孩子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情,而且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处理这件事情中可能存在的冲突。
让孩子做主,真正的放手,不是象征性的听取,最终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去教导孩子。让我想起纪伯伦写的诗里面的一句话:“你的儿女,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对于大孩子而言,当他已经有厌学情绪时,我们可以先去调整一下自己的内心,问一下自己内心对于学习的态度和看法,对于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评价,孩子目前遇到的可能性,等等,先改变自己的内心;之后,跟孩子一起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先缓和亲子关系。
慢慢的再跟孩子一起坐下来探讨孩子目前的情况,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可以参与分析,提供建议,最终的决定权要交给孩子,一旦让孩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责任,才能充分的激发他内在的动力;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寻找坚持的方法,成为他的加油站,给予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