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新工具>:新工具的出现总是会带来社会的变迁,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不错,可总有人选择做着带轱辘的车背井离乡四处闯荡,也总有人选择怀疑否定留在家乡。
工具无论好坏,不试试怎么知道,把眼界放宽,心态放开,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效率,跟上时代的脚步。
337《意义疗法》:关于人生的内在驱动力,共有三大家之言:弗洛伊德,追求快乐,内驱力是性;阿德勒,人生为了追求财富和权力,内驱力是自卑
弗兰克:人生最重要的是发现生命的意义。
e.g:周瑜打黄盖,黄盖被打肯定既不是为了快乐,也图不上财富和权利,这个时候为他的受刑,用他给自己赋予了使命,来解释更为恰当。
正如监狱里的劳改犯或者是集中营里的囚犯们总是要干些有意义的苦役,比如修建公共设施,打扫公共卫生,而非西西弗斯所遭受的推石头上山再滚下去,周而复始而永不见天日的重复劳动不同,他们的生命需要被赋予意义。
引用一下结尾:普通人的人生意义,往往是自发生成的。你要看尽世间繁华,他要陪心爱的人坐旋转木马,人各有志,这并不难。
但是面对无妄之灾的时候,意义发生中断,你能不能果断放弃原来的意义追求,来个急转弯,从零到一,重新找到一个新的意义?这才是真正的难题。
336.《极端环境》:人,可以适当保持独立,但绝不可以离群索居。
335.《奶头乐理论》:解决世界贫富差距的“二八现象”的完美奶嘴——两大产业:“发泄性”和“满足性”。前者有色x业,赌博业,游戏,体育等;后者囊括了娱乐节目,明星八卦等等。
有了这两种产业,一般大众的时间就会被挤满。布热津斯基说:“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
娱乐至死》的作者波茨曼有一段话说得好,他说:“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大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在《1984》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
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那在一个地心引力越来越大的星球上,每一个想向上攀升的人,该怎么生活?这是我们要想一辈子的问题。
我们的生命那么宝贵,应当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不是吗
334《朴素的生意》:为什么周黑鸭,喜茶这些从二三线出身的品牌仿佛是在瞬间就红遍了大江南北?难道大品牌高质量的爆款,不都应该出自北上广深吗?
空间平权:随着各大门户&点评网站&微博微信的传播普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这个道理在当下社会可谓是越来越贴切。地点偏一点ok,总有吃货上门来排队的。
“沙盒原理”,盒子里装满的都是沙子,故而外界的要素是绝对不可以改变的,一如盒子不能打开。
所以做一个消费品牌想要做大做强,要保持住低价这是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消费品,在二三线城市都能做的火爆,放到一线大型城市,也绝对差不到哪里去,毕竟消费水平消费基础放在那里。
对比眼下忙于路演圈钱想点子的创业者,以及扎扎实实做生意的经营者,后者可能都在仰望星空畅想未来,而后者,则是朴素的把钱揣进口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