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的家臣絺疵虽洞察入微,但无法改变智瑶想法,只好去齐国避祸。期间,赵无恤派家臣张孟谈(《史记》中为避司马谈讳写作张孟同)秘密出城会见韩康子和魏桓子。
原文内容: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说“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攻赵,赵亡则韩、魏也危险”。韩、魏二子表示担心计谋泄露大祸临头,张孟谈表示秘密不会泄露,于是二人与张孟谈约定并送其回城。夜里赵襄子派人杀守堤吏,决水灌智伯军,智军大乱,韩、魏从侧翼夹击,赵襄子带兵正面攻击,大败智伯,杀了智伯并灭其族,仅辅果幸存。
译文内容: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见韩、魏二人,指出唇亡齿寒,赵家灭亡韩魏也将遭殃。韩康子、魏桓子担心计谋泄露惹祸,张孟谈打消其顾虑,随后二人与张孟谈商议,约定日期后送其回城。夜里赵襄子派人杀智军守堤官吏,放水反灌智瑶军营,智瑶军队大乱,韩、魏趁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士兵正面迎击,打败智家军,杀智瑶并灭其族,只有辅果幸免。
张孟谈以“唇亡齿寒”说服韩魏,此成语当时已流传很久,其原句是“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辅”是面颊,“车”是牙床,因二者像车上零件,后来“唇亡齿寒”常单独使用。
《资治通鉴》对总攻记载简略,提到约定夜晚,赵无恤派人杀守卫大堤军官,决堤放水反灌智瑶军营,待其阵营乱,韩魏夹击,赵无恤迎击,韩赵魏联军杀智瑶并灭其全族。
在晋阳之战中,赵无恤所采用的战术与《墨子·备水》中的内容高度吻合。这一奇妙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猜测。有一种合理的推测是,墨子或许亲身经历了晋阳之战,在战争现场目睹了双方攻守的具体情形,从而将这些实战经验记录在了自己的著作之中。又或者,墨子是从他人的讲述中获知了晋阳之战的细节,那些生动的描述为他的军事理论创作提供了素材。这种跨时代的关联,为我们研究古代军事思想和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打开了一扇神秘而有趣的大门。
晋阳之战是“三年围城,一朝反转”。在那漫长的三年时间里,晋阳就像一座被黑暗笼罩的孤岛,被智瑶所率领的联军重重围困。智瑶联军的包围圈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密不透风,城中的百姓在恐惧与绝望中苦苦挣扎。粮食日益短缺,生活物资匮乏到了极点,人们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悲惨境地。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赵家将就此覆灭的时候,局势却在一朝之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反转。如同沉睡的雄狮突然觉醒,赵襄子与韩、魏两家秘密达成的联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原本处于绝对优势的智瑶在瞬间失去了一切,这巨大的反差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令人惊叹的传奇。
晋阳之战不仅是军事较量,更是深刻社会变革,这次战役直接导致晋国分裂,为战国七雄争霸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