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孩子孝顺,是每一个父母都希望的。那孩子怎么样才算是孝顺呢?我想,不同的父母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在孩子不同的年龄也会有不同的一些要求吧!
以前,儿子不听话时我会说半开玩笑地说他“咋那么不孝顺”;让儿子帮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不乐意时我会说“你不能对你老妈孝顺点啊”;偶尔想让他帮我捶捶背也会说“快来孝顺孝顺你老妈”……现在想想,这些话儿子听了会不会认为不按我说的做就是个不孝顺的孩子啊!那这种表达对他人生观的形成是不是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呢?会不会让他觉得孝顺就是听父母的话?
随着对幸福双翼学习的深入,虽然我还没有找到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但已经觉察出这些语言的不对劲,后来也就注意了很多,慢慢地用行动让他去感知。
由于工作原因,老公常年不在家,虽然我也想多一些自己的时间,但每次放假我还是都会带着儿子开车去看公婆,去探望家里的亲戚。有时儿子不想回去,我就说爷爷奶奶想他了,老人家那么等岁数,我们也该多去看看他们。在老家我会给婆婆倒水、削水果,能不让她自己动手的就尽量不让她做。公婆生病住院我会经常去医院探望,回来跟儿子说说情况。我会当着儿子的面多给家里打电话,问候一下老人,多和其他家人联系,让儿子也感觉到一种亲情的联系。
前阵子公公住院,我带着儿子去探望,(因为从小没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有点生疏,以前甚至听不见他喊家里人,这两年好多了)刚进来时儿子有点不好意思,不知道说什么,我把儿子拉到病床边,让他坐椅子上和爷爷呆会,他坐下来,关切地眼神看着爷爷。爷爷看见孙子高兴,主动和他说话,爷孙俩“不太协调”地聊了一会儿。
公公那次手术,儿子放学后我把他接到医院,等手术结束后把他拉到手术室门口,病床一推出了赶紧把儿子拉到前面,让他看看爷爷,儿子看见爷爷被推过来,上前喊了句“爷”。虽然没有多余的话,但爷爷听得开心,忘了手术后的痛苦,看着孙子直乐。
老公回来了,周末回老家,吃早饭时儿子看着他爸爸,他爸爸问怎么了,他说奶奶流鼻涕了,他爸让他给奶奶拿点纸来。他起身时有点急,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一个塑料瓶子,是之前装酱油用的。爷爷看见了赶紧说没事没事,空瓶,不打紧的,奶奶也直说没事。儿子看大家没有责备他起身要继续去拿纸,可这时奶奶已经从口袋掏出纸把鼻涕擦了。整个过程爷爷奶奶都不知道儿子是想去做什么,就以为是他不注意碰到了瓶子。儿子从奶奶身边路过时我跟大家说,曹嘉峻是看见奶奶流鼻涕了,想去拿纸,起来一着急了碰到瓶子了。(肯定了儿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离开老家时,爷爷奶奶送到门口,我们坐上车,老人舍不得孙子,跟他打着招呼,我提醒儿子把车窗摇下来和爷爷奶奶再见。我以为儿子最多招招手,因为他以前都这样,顶多加一句“再见”,没想到这次儿子扭头看着爷爷奶奶挥着手说“爷奶再见”,把老两口高兴坏了。
现在儿子仍然不会对我言听计从,有时还逆着我说的来,但这都不重要,孝顺不是盲从,不是没有主见和自我。我相信,孝顺的种子已经在他心底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