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联盟】:原文题目《冠病疫情会带动婴儿潮?》,作者韩咏红
随着冠病疫情在全世界爆发,这场灾难会不会在九个月后给人类留下许多新生命,在西方突然成了话题。
这个画面是这样构想的:为了阻断病毒传播链,许多夫妇被迫宅在家里,他们有多余时间在家卿卿我我,亲密互动以排遣无聊,于是,九个月后,婴儿们都诞生了!
NBA记者基思史密斯就加入这场大合唱,他在推特上建议将九个月后诞生的婴儿统称“冠状一代”(Coronials),待他们长大些,就叫“隔离少年”(Quaranteens)。
别以为这只是少数好事者的玩笑话,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上月就在电视上要求国民待在家,除了对抗病毒,年轻人还应抓紧机会合力对抗乌克兰严重的人口危机——制造新的家庭成员。
一场冠病疫情迫使人们足不出户,破坏全球经济,甚至衍生出贫者更苦、家庭暴力激化等次生灾害。在这些罄竹难书的恶行之外,如果疫情会间接带动生育率,对于面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的国家,比如乌克兰,或者亚洲的日本、中国、新加坡等,可能也算是一点小收获……想得美!
由于美国舆论一直对“灾后生育率”的话题十分着迷,当地学术界对此有数十年研究,成果颇丰。芝加哥大学李察伊凡斯教授不久前就撰文指出,从196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这个课题,其研究动机源于《纽约时报》报道称,1965年11月纽约市大停电后,1966年8月好些医院注册的新生儿人数上涨。不过,1970年发表的学术成果认为,大停电带动受孕率的说法,在统计学上缺乏有力证据。
伊凡斯教授本人与同事也在2010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若出现小型气象灾害如暴风雨,九个月后的生育率会微增2%,但如果是严峻灾难如龙卷风,生育率反而会减少2%,伊凡斯教授解释:你顾着逃命哪有心思“做人”。
其实,多数西方学者的研究都证实,饥荒、地震或海啸会拖累生育率下降,但之后会反弹,这在中西方都一样。例如香港2003年暴发沙斯,九个月后的生育率下降,但之后两年则明显反弹。
研究家庭结构与婚姻关系的专家,更是态度鲜明地认为“抗疫宅家”会带来婴儿潮是无稽之谈。有学者指出,即使同住的夫妇有更多机会“做人”,他们带来增长也会被其他因素抵消。其次,当面对经济萧条,对未来感到不确定与恐惧时,人类一般不会想要生养孩子,反倒是流产的风险会增加。再者,疫情导致医疗资源高度紧张,孕妇到医院检查身体都有感染冠病之虞,因此也有美国医生建议夫妇等情况较稳定时才考虑生育。
参与这场大讨论的心理学,则带出了一个庄重提醒:别把人类想象成跟动物一样,困在一起就会“发生事情”。有心理学家警告,在疫情下学校都停课了,家长的照顾精力旺盛的子女,督促他们学习,加上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失业压力,以及夫妻长时间面对彼此的大考验,比“婴儿潮”更需要关注的是“离婚潮”。
这个现象在中国已然出现。有的太太发现丈夫待在家,不仅没帮着做家务,还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还有夫妇惊觉“终于看清彼此”“想到要与此人度过余生、不再将就”。
所以,冠病“婴儿潮”看来是一种臆想。可怕的是,万一疫情旷日持久,“冠状一代”搞不好真成了下一代的代名词,那恐怕会是一个哀伤的名词,一代人的成长将伴随着经济低迷、国际政局动荡,惶恐与孤独感。
话说回来,我对美国人数十年来津津乐道“灾后生育率”,感到十分新奇。而今,疫情消息占据了西媒的主要篇幅,但与大多中文媒体不同的是,西方同行在叙述黎民苦难、解弊与点名狠批当权者之外,往往也会组织一些生活故事,比如老式靠聊天(视讯)恋爱的方式复兴等。
这些个人化甚至带私密性质话题,在严肃悲情的时代大叙事中显得有些突兀与格格不入,在东方文化中可能会被批评为不合时宜。但我也从中看到西方社会维护私人生活的坚决态度,他们悍然顽抗个体与国家的界限模糊化,拒绝个体被完全裹胁到集体叙事与悲情里,用戏谑玩笑来维护精神的超脱。
这种个人主义传统,是否会导致西方在疫情中衰败?有人这样认为,但我想人类对抗病毒的战役还未到终局,而文化问题最好还是各美其美,不要非比个高下或掀起文明冲突。
民航联盟:本文系转载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