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王阳明说:“心即理”,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符合本心的就是善,不符合本心的就是恶。所以做圣人的道理不必去向外寻找,只要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求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呢?其实,正因为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所以才说它无善无恶。比如:法律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合法还是非法的标准,那么法律本身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呢?我们当然不能说法律是非法的,可我们好像也不能说法律是合法的啊。心之本体也是如此,我们既不能说它是善的,也不能说它是恶的,只能说它无善无恶。
当然王阳明有时候也说心之本体至善无恶,因为如果我们依照本心去心事,所作所为都是善的,所以心之本体是至善的。“无善无恶”与“至善无恶”并不矛盾,只是强调了不同的方面,这正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二、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虽然心之本体无善无恶,或者说至善无恶,但是我们的意念发动时却既有善念又有恶念。王阳明的弟子王畿曾质疑四句教,他认为既然心之本体是至善的了,那么我们产生的意念也应该和心体一样至善才对。王阳明认为王畿的说法只适合那些上根人,因为上根人一旦领悟到心之本体,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无不符合心之本体,至善无恶。
但是99.99999%以上的人都做不到这样,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私欲、杂念。那些出自本心的念头是善的,而那些出自私欲的念头是恶的,所以人的意念一动,就有善念、恶念之分。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
人的心体是判别善恶的标准,所以人的意念一动,心体便知道是善念还是恶念。这种觉知能力就是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因此王阳明批评钱德洪,因为钱德洪认为心之本体有善有恶,那样人就无法觉知善恶了。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且这个“知道”不是“知道”1+1=2,不是“知道”地球是圆的,而是“知道”冷,“知道”饿。这两种“知道”有什么区别呢?你知道1+1=2,仅仅是知道一种知识,不会产生任何心理作用。然而你知道冷,就等于你想穿衣服,你知道饿,就等于你想吃饭。而你知道善,等于你会因为做了善事而喜悦,你知道恶,等于你会因为做了恶事而羞愧。
哪怕是大奸大恶之人也都有这种良知,只是他们的良知被私欲遮蔽了,所以无法真切的知善知恶。就像一面镜子,本可以清楚地映照出一切事物,然而镜子上逐渐沾满灰尘,昏暗不堪,就看不清楚了,只能照出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但镜子还是那面镜子,镜子本身还是明亮的,只是被灰尘遮住了而已。
那些大奸大恶之人,并非不知道善恶,只是他们会为自己掩饰,以求心安而已。比如你要问一个惯偷他为什么偷东西,也许他会说是生活所迫,但他绝对不会说是喜欢偷东西。因为他也知道偷东西是一种恶行,所以要为自己掩饰,最后连自己都相信了。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
既然人的意念有善有恶,而每个人都知道意念是善是恶,所以修行的方式就很简单了:践行那些善的念头(为善),消除那些恶的念头(去恶)。王阳明说,这种为善去恶的功夫就是格物。
为什么说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呢?首先要理解阳明心学中“物”这一概念的含义。王阳明说的物,不是指客观事物,而是指意识的对象,也就是说你想到什么事情,那件事情就是物。你想到孝顺父亲,“孝顺父亲”就是一物,你想到“友爱兄弟”,友爱兄弟就是一物。所以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你未看此花时,此花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没有成为你意识的对象,没有进入你的世界,所以不是你的物。
王阳明将“格”解释为“正”,格物就是正物,也就是让自己想到的每一“物”符合自己的良知。所以要把那些符合良知的念头付诸实践,即“为善”,将那些不符合良知的念头扼杀在萌芽中,即“去恶”。
久而久之,你的恶念会越来越少,心地越来越光明,就像心中的镜子,虽然沾满了灰尘,但是越擦越亮。最后,人心中的私欲全部被去除了,人的本心也就恢复了彻底的光明。
所以王阳明在临终时只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回复关键词“王阳明”,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