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了一天的雨,我也没有出门。
早上起来就昏昏沉沉的,补了一个上午的觉什么都没有做。中午叫了外卖,喝了粥,还两本书。一本是关于童年的逝去,一本是关身份的焦虑。
先说第一本书,童年的逝去。
书中讲到童年,这个词的历史才400多年。童年的逝去是指随着现在各种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媒体的方式多样化,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对于信息的获取界限,越来越模糊。没有电视之前,孩子们生活在大人的语言保护里面,就是有一些话是不可以对孩子说的,童年是一种被包围的状态被保护的状态。直至出现了电视之后,会出现成年人的语言,不管是暴力还是情色,都会对童年的成长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渐渐的到了现在,越来越难以界定。所以,童年是什么,是哪个阶段?越来越模糊了。
给我的启示是,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童年时期初次接受成人世界里面的一些事情时的慌乱、不知所措。现在,我又在孕育我的下一代,我该如何保护好她的童年呢?我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呢?还是应该顺其自然?这或许是个值得在实践中一边学习一边领悟的持久性的问题。不过也不能太持久,童年很快,眨眼就过去了。
另一本书是说关于身份的焦虑。我们现代人陷入一种需要被别人认同的焦虑。你的身份是社会意义社会活动中的你,如果不能被认同,被周围的人认同,就会产生焦虑。不是指被世界首富认同,也不是被乞丐认同,而是特别希望能得到你周围的同学、同事朋友他们的认可。就好像朋友圈里的生活很美好,发个朋友圈就希望别人点赞,其实大家都是有现在这种焦虑。
书中还分析了关于穷人的一些想法。放在以前的社会,无论是穷人还是农民,他们都有固化的阶层,阶层之间的障碍是难以跨越的,这农民就安心做农民,穷人就安心做穷人,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但是放在现代社会就不同了,我们提倡个人的努力: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跨越阶层、突破藩篱,那么,如果你人穷,就说明你不够努力,所以对于穷人,人们总还是有意无意进行道德上的指责。我对这一点还是有点小小的认同。不得不承认,现在绝大部分人。都非常的势利眼,他们对待穷人的态度总是有一些不屑,哀其不争怒其不幸。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这件事情,不太喜欢人们的势利眼,却又找不到更好的角度。
如何化解生命中的焦虑?有一个方法是要学会孤独。,学会和自己独处,暂时忘掉周围的环境,忘掉别人眼中的自己,享受当下,焦虑就会被稀释分解。还有一个是宗教的力量,为什么基督教在西方国家有那么崇高的地位,就是因为它缔造了一个神,这样的一个人设,没有人可以厉害过神。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每个人都是渺小的,每个人都可以公平的祈求神的安慰。我觉得这一点说的特别好,之前有一阵我很焦虑的时候也想到过去寻找宗教。不过还没找到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