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
“老大呆老二精老三滑”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甚至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
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出生顺序效应”
认为出生顺序影响了孩子性格
尽管兄弟姐妹们拥有同样的父母,生活在同一间房子里,但他们的社会环境并不完全一样。比其他孩子大还是小,以及父母的不同态度塑造了不同的童年环境,而这又影响孩子的人格。
被责任感和期望包围的老大
老大成长于成人的世界中,往往扮演着“小家长”的角色。同时老大通常是父母的期望的第一个承受者。父母会把他们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给到老大。
老大在诸子中占有独特的地位,经历过一段唯我独尊的时光,然而等弟弟妹妹出生后,父母关注的焦点会突然转向,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老大被逐下“王座”,必须与一个对手分享关注,会体验到创伤性的地位下降,感受到父母关注焦点转移而带来的痛苦。
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把父母拉回自己的身边,他会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挣扎,这些动作的最终指向,正是那段业已消失的“君主”时光,他们对过去独宠的眷恋,使之比其他孩子更了解权利和威势的重要,很可能形成一种极强的权利欲、高度的焦虑和过度的防御倾向。
因他们深深感到老大地位的重要性,也经常认为其重要位置与“自己是老大”或“做得最好”是紧密相连的。这种心理环境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积极的一面是老大有责任心和较高的成就动机;消极的一面是老大有规矩意识、服从性、低风险倾向。
善于自我调节和掩饰的中间孩子
中间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必须跟长子共享父母的注意与照顾,这是他所不甘心的,在他面前始终有一个智力和体力都遥遥领先的竞争者,他必须拿出竞赛的精神努力奋斗,使出浑身解数迎头赶上,以争取父母长辈的肯定。
中间的孩子既没有老大的“权威”,也没有幼子的“特权”,所以一种积极的结果,就是他们会性格上更外向,更善于社交,去迎合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的爱好,从而获得关注,
叛逆与创新相融合的老幺
老幺通常被看作家里的小宝贝,极易成为家庭的中心,因为他既年幼又弱小,需要别人的帮助,家中最小的孩子通常成长环境是最宽松的,宠惯也较多,安全感通常也是最强的,所以是最容易形成独特个性的孩子。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最小。
很多有创新反抗精神的人在家中是老幺居多,例如:哥白尼、达尔文都是家中的老幺。当然,身边我们也看到一些因为宠溺过度的老幺会无所建树。
集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没有兄弟姐妹来跟他争东西和父母的宠爱。这种独特性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好处是,它让独生子女更加自信,善于表达,看起来高高在上。坏处是,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他们也无从知道怎样处理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就算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也是很自然的,关键看父母是怎样教育的。
为什么出生顺序对人有那么大的影响?
这主要受个因素作用
一是孩子如何处理与兄弟姐妹间的竞争有关:由于老大一开始是家中的独子,他们首先认同他们的父母。当弟妹出生后,长子面临被“废黜”的危险,所以通常通过模仿他们的父母来做出回应:他们强调规则并维护自己对弟妹的权威,这就为后出生的孩子反叛做好了铺垫。
面对直接与哥哥姐姐在智力和体力之间进行竞争的难度,后出生的孩子选择用不同的方式脱颖而出。“‘成为成功者’的地盘很可能是对老大开放的,“一旦这块地盘被拿下,后出生的孩子就很难在同一块地盘上有效地与哥哥姐姐进行竞争。当然,这也取决于兄弟姐妹之间的年龄差距。
另一个则是家长养育孩子的不同方式:父母往往对长子有更严格要求,而对于后出生的孩子要求越来越松。随着父母积累了一些经验,他们经常放宽要求,而且最小的孩子通常没有杂务要做,因为他们的哥哥姐姐都做了。
长期以来,专家们总是吹捧老大的优势。他们认为,得益于父母全身心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家中最年长的孩子更易获得成功。有证据表明,老大更可能获得诺贝奖、成为政府官员、他们似乎也最有可能晋升为企业高管。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经济学家贝托尼和布鲁内洛进一步研究了出生顺序对职业成功的影响。通过几十年来对欧洲10多个国家4000多人进行的追踪调查,他们发现,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老大比后出生的人起薪高14%。
然而当他们到了30岁,这种最初的职业优势就消失了。后出生的人薪资增长更快,因为他们愿意更快、更频繁地跳槽到更高薪的企业。两位经济学家写道:“老大比后出生的人更怕去冒风险,后出生的人也更容易出现酗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他们购买保险的可能性也更小。”
数以百计的研究也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虽然长子往往更强势、更加勤奋,但后出生的人更加愿意冒险和接受原创思想。长子倾向于维护现状,而后出生的人则倾向于挑战现状。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十万个心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