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一直在说,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虽然我们村不是贫困县,但村民们在温饱线上挣扎是事实。中国西北边塞的小农村,大抵都如此。拮据而又紧张。
拮据到什么程度呢?
你时常会看到,一大家子人,一年四季的饭都是黄米粘饭,下饭菜永远都是土豆和腌韭菜。好的人家呢,还可以多一道菜,是咸菜。我们家就属于好的那一类型,好也不代表不愁吃不愁穿,区别只是多白面和一道菜。
就这点区别,很多邻居小孩就把我们几个姐妹兄弟唤作富人家的孩子。我爸妈能养活五个娃娃,生活不太紧巴,并能把我们一个一个送进学校,不断地念书,这已经够得着被羡慕的份了。
坦诚地讲,我小时候,没有吃过多大的、来自于缺粮少油的苦,也没有受过下地干苦活、挣上学钱的苦。到后来,随着我爸的不断奔波,不断积累,家里情况也一天比一天好。
2
我记得,我们家当时,是在村里很早就装电话的那一户,当时整个同心县城也没有几家能够装电话的。
当时费用奇高,5000多块钱一部电话,电话号码都是同心县城最早开通的那一批,8022多少。
尽管装电话的费用,在那个年代来说,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但是我爸常年在外,和家里没办法取得联系,所以一有电话这么个好东西,就立马装上了。
顺便提一下,没有装电话之前,我爸爸和我们联系的方式都是稍口信儿。给家里给钱也是托朋友带回来。有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味道。
电话拉进来的时候,因为是村里的第一家,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电话,都跑来我家看电话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随着后来村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家的电话就更切实地派上了用处,有时候他们给妻女打电话进来,有时候村里人就用那部唯一的电话机和外地的亲朋好友们取得联系。
现在想来,我爸其实是为村里人做了一件惠民的好事情。
那时候大家都没有电话费的概念。我记得第一个月的电话费是2800多块钱,这把我爷爷奶奶还有妈妈吓坏了,他们和我们小孩一样土,居然不知道电话还要交电话费,还高得这么离谱。
一时不知道该咋办,我妈就给我爸打电话,与其说是不知道解决的办法,不如说是叫我爸把电话费给交了。
我爸总是在这个时候出场,总能解家里的燃眉之急。
现在想来,我还蛮佩服我爸的,一个农村出来的毛头小伙子,三十岁不到就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当时我们家已是九口人。每次在班里做介绍的时候,我都会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们姐妹兄弟五个,刚好九口之家。
九口之家的温饱问题都在我爸的肩上。
反观今天的我,不要说养活一大家子人了,养活自己都是极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3
小时候家里虽然不缺吃穿,但不代表不贫瘠。在一些生活细节上,还有各种选择上,就可以看到贫瘠的影子,而且很深重。
比如,小时候,我爸爸每次给我们零花钱,我和我大妹都舍不得花,尽管自己当时特别喜欢绘画,但不舍得买画笔和颜料,一是老师不带领,二是周边没示范,三是我妈妈也不懂什么是发展和爱好,四是我们自己更傻乎乎,完全不明白爱好是个啥。
现在回过头去想,我们家孩子的很多天份,老早就给夭亡了。
这种在教育上的不得其法,是真正意义上的贫瘠所致。
而且农村的孩子,都是放养的状态,成长的环境,比较闲云野鹤,也比较恶劣,恶劣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观上,父母不要说监督孩子写作业了,就连说话,都不用耐心。孩子们,没有心灵的关照,经常都是父母厉声呵斥的对象,或者是家庭纷争的发泄对象。贫瘠,也常常让父母完全主控着孩子。
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我和我大妹,有一次玩,不小心把家里的一个花瓶打碎了,我们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错误、非常无法挽回的事情,我俩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只知道,花瓶摔碎的事实,如果被妈妈知道,将会是一场灾难。我和妹妹,一个八岁,一个五岁多,居然找来了胶带,用最拙劣的方法,想把花瓶粘连起来,四只小手就那么一直一直拼花瓶的碎片,一片一片,努力着。
无论我和妹妹多么绞尽脑汁,最终都没有逃过妈妈的问责、大声训斥。
我妈是个好女人,真的是个忍辱负重的好女人。但贫瘠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一个摔碎的花瓶对生活可能造成损失,但孩子的心灵则不会。贫瘠,让原本正常的一件事情,变得本末倒置,也让大人的性格像一座活火山,随时会爆发,此种情况下,孩子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苟且生活。
4
说到我妈了,就再来扯点生活在农村的真实情况。
我爸当时多数在外地奔走,所有的家庭琐事,都落在了我妈身上。我妈生完我们五个的时候,也只不过29岁。年纪轻轻,除了过日子还是过日子,跟个老黄牛差不多,不要说懂教育了,就连生活是什么,她也不大懂。
穿衣打扮,或者有所追求,显然都有点不切实际。农村的女人,对一切美好事物貌似都是排斥的,一旦谁家的媳妇子有爱美现象,那村里人肯定是热议一番,往往都是不好听的言语,更不要说花枝招展了。所以在农村,想要与众不同,确实得需要强大的心智,这也是我为什么经常不敢回农村的原因,你特立独行,在农村就是一种倒行逆施。
我妈妈在那样的大环境下,能坚持让我们读完书,已经算是很伟大的事情了。
我妈经常省吃俭用,消费观也是不花钱为最好。我们一旦有要买东西的愿望,但凡不是紧缺,通常会被我妈阻止,在她的思想里,省钱永远不会错。以至于,多年以后,我和我大妹身上都有了这个简陋的习惯,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但我们后面的弟弟妹妹们就不同了,他们出生的时候,已经赶上了家里的好时候。赶他们上学的时候,也与我和大妹的状况完全不同了。我、我大妹和后面的三个娃之间的差别,通常让我觉得我们不是一个妈生的。我和我大妹甚至这么和后面的三个娃开玩笑,你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来享受生活给予的一切美好的,而我们(我和我大妹)就是为省钱而来的。
我和我大妹后来也顿悟了,但是消费观还是深深地印有省吃俭用的特色。
省吃俭用,已然不是什么美德了,更多是守旧的代名词。当然,之所以这么守旧,还与经济息息有关。讲了这么多,貌似还是回到了原来的主题上,贫瘠。
看来,我得需要写一篇文章,专门讨论讨论贫穷是个什么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