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原版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震撼的舞台效果,真正让人目不暇接,没有之一,只有目前的唯一。
虽然从剧情来看,将译文长达58万字的鸿篇巨制改编成只有2个小时的音乐剧,只能主要集中于安娜的情感经历,且简单将安娜塑造成了一个有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又奋不顾身去找了一个爱着自己的情人,接着她嫌男人没有用全部的时间陪伴她,“作”气十足最终自我毁灭。
舞台布置真实而华美,舞蹈专业而多元,演唱精湛而动听,服装炫目而精美,表演投入而醉人。目不暇接,简直不知道让人看什么好,既要看舞台的现场布置,又想看群众演员的表演,包括各种华尔兹、马祖卡舞,以及冰上芭蕾或者是歌唱表演,又想看主角的言行举止动作,还想看字幕,毕竟是俄语听不懂。哪一处错过都是遗憾。
俄罗斯音乐剧是第一次看,浓浓的俄罗斯风,不仅所有的舞台布置、服装是典型的俄罗斯图案,弥足珍贵的基本都是实物,并不太依靠视效。只有展示更加宏大纵深的场景,才会用到led投影。可能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连火车车厢都能够采用从舞台顶部悬吊下来的方式展现。表现剧中人物看一场歌剧时,演员们坐的凳子是实景,表演台更是实景,有铁栏杆,有高高的舞台,更加意想不到的是歌剧院是实景天花板,垂下来的丝绒幕布也是实景,歌剧演员也是现场开唱,震撼全场。同时,有些场次中景中每一个房间的门以及宽敞的大厅顶棚上精美的灯具都是实景,真是货真价实、良心精制。
舞台道具表现情景以及人物内心情感也是颇具匠心。第一场的车轮滚滚,既有远景大的车轮,也有前景车轮,还有各个中景小车轮都在转动,充分体现出了人物内心的纠葛挣扎,带动着观众的心也为之一震。这时就听到有女人尖利的声音,安娜卧轨了。最后一幕,安娜身着红装,车头在她身后呼啸而来,舞台上全部打红光,惊险刺激,前后呼应。
剧目一场场场景转换实在是太快了,前一幕还是宫廷华贵的舞会,后一幕就变成了喧嚣嘈杂的车站,转场特别迅速,不像国内普通的舞台剧,要黑场之后好几十秒才能展示下一幕,这里基本上没有停顿,完全是无缝衔接,只要几个工作人员把巨大的舞台上的框架布置稍微挪动一下,依靠灯光和从舞台顶部悬垂下来的道具,加上视效、音乐,就立马构织出下一场的场景。有的时候演员还在表演,灯光稍微暗一点,工作人员就可以到台上去移动那几个活动的大道具,所以也就减少了转场黑幕的时间,一幕接一幕,进程特别快。
剧目用心之处还在于,舞台上的雪花是真正飘下来的碎屑,全都堆在了舞台上,显示出了落雪满地,很厚很深的样子,安娜与沃伦斯基在车站上重逢了,表明心迹。然而下一幕,安娜与前来接站的卡列宁及儿子谢寥沙在车站相聚,背后就有身着剧中车站工作人员服装的人员带着专业的清扫工具在舞台上打扫,这就把舞台上的积雪问题堂而皇之解决了,同时还进一步强化了车站这一场景营建。
网上宣传的200多套服装真的见识了,每一件都很华美,完全符合场景,就是让人看不过来,每个人物的服装和相关配饰都很精彩,都是一份独到的艺术表达。更为惊艳的是,安娜有一场戏是在舞台上借助一名上场的侍女装扮的工作人员,在舞台上直接脱衣服,拉链拉开,仿佛是剥开了鸡蛋壳,外裙垂地,她一步迈出来,就露出了里边的睡裙,以展示在夜晚她对于沃伦斯基的思念,这种表达在国内是比较难见到的。再有沃伦斯基与安娜的炙热情感在舞台上表达也很充分,他们的接吻是真挚而又深刻的,甚至于沃伦斯基对安娜的抚摸也毫无保留展露在了舞台上,有些观众甚至觉得有点不适了。
即使是表现列文在农庄里与农民在一起的镜头也充满了美感,农夫们拿着锄头跳起的舞是带有杂技性质的,翻滚腾跃,最远处的led投影屏以及近处的道具上的投影屏全都显示出一派丰收的金色的图景,他们脱下上衣,互相将衣服投掷嬉戏,一个个全都秀出了健美的身材,丝毫没有农民们劳作的艰辛苦难。
当然,剧中也揭示了上流社会的庸俗与虚伪,他们极力要维护正常的秩序和表面上的体面、道德,私下里却充满龌龊,他们可以随意花天酒地却惧怕显露真情,因此安娜的离经叛道之举才让他们痛恨和排斥。
小惊喜是,个人感觉最帅的是列车长,身材极其挺拔,个子颀长。小遗憾是,沃伦斯基与安娜的身高差有点小,毕竟原著中说安娜美貌娇小。
真的不想结束,真的不愿再见,就让安娜与沃伦斯基在盛大的舞会上起舞,就让安娜与谢廖沙亲密偎依,就让列文与吉蒂温柔相拥,就让金色的麦浪一直翻腾在我们心里吧。
我是冰珊醉红楼,热爱文艺和红楼的江南女子,欢迎关注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