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月共读活动的第一天,我在阅读了《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成效》一书的前两节之后,想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一个单词?
这个问题可能有点让人困惑。什么叫“真正地理解一个单词”?
我说的“真正的理解”,就是学生看到一个词,知道它的意义。
这会不会太简单了?看到book,知道是“书”,so easy~
但“真正的理解”并非如此。
词汇学上把词的意义分为七种,分别是:语法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情感意义和文体意义。
这么一来,就有点麻烦了。
学生知道book是书并不够,还要知道它并不完全等于中文里的“书”,因为中文的“书”必须有文字,而book则不一定,所有会有notebook。
更重要的是,中文的“书”可以组词成“书写”,当动词用,而book作动词却常常表示“预定”,虽然也有“记录”的含义,用法却和中文里的“书写”非常不同。
简单点说,学生看到一个词,必须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怎么正确使用才行。
但很显然在课堂里每个词都教得这么详细不现实,一是时间有限,二是考试不考。
所以《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成效》一书对词汇的意义教学提出的第一点建议就是:确定哪些词需要教到哪种程度。
书里给了我们四条标准去排除那些不需要的:
①Is the item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for the students?
②Is there a likelihood that a cursory explanation will lead to immediate or later confusion?
③Is the item required for productive purpose?
④Are the surrounding items that may be drawn into the teaching point also useful?
如果一个词在这四个问题上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就可以不用这么详细地教。
但说实话,这些标准的实际意义不大,因为比起哪些不需要这么教,我更想知道哪些需要这么教。
我们都知道,高考考纲要求的3500词汇中,只有少部分的词值得这么详细地教。但麻烦的是,考纲并没有说哪些词要考到什么程度,所以这个总结的工作只能由教师自己来做。
一般来讲,教几年自然就有经验了,但对于新手教师来讲,只靠时间来累积经验太被动,必须主动出击。我认为以下三个方式算是捷径:
1刷高考题,自己总结。
2利用网络和高考总复习资料。
3多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网络搜索的的局限性是资料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不能全盘照收,还是要自己在实践(刷题)的过程中检验了才可靠。
另外高一高二时也可以配合高考复习资料使用,从总复习的力度倒推某个单词的讲解程度。
请教别人的时候不要直接问哪些词要考,这也太为难人了,别人总不能现场给你写一张词汇表吧?所以要拿具体的词去问,比如说我就经常问我们办公室的老师:xxx这个词考不考啊?考到哪种程度啊?一般老师们都会慷慨地帮你解决。
还要多问不同的老师。一来老是麻烦同一个人不太好,二来每个人的经验都带有主观性,所以多方询问可以得到更加客观的结果。
搞清楚教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
很多老师不喜欢给学生解释为什么,一上来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开讲开干。但实际上有时候学生可能并不认同你的方式,因为他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这将导致他从心理上抵触这种方式,继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所有关于学习观念的研究均表明:学习观念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有直接影响。
如果学生相信某种学习策略有效 ,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些策略。所以学生是否有正确的学习观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我高一听写让学生必须写词性的时候,就有学生直接反抗,说自己初中从来没有背过词性,我完全是在折磨他,于是他倔强地不背词性。直到一年之后他接受了“背单词不背词性跟白背了差不多”,才开始乖乖地记。
所以我们不管我们以何种方式,教任何内容,都要首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
拿词义教学来说,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和接受:
1. 一词多义是英文中再普通不过的现象。
2. 英文单词和它的中文解释并非完全对应。
但观念这个东西,很奇怪。就像文秋芳教授在《英语学习策略论》一书中强调的:观念的形成并不是直接告知就可以,需要学习者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总结。
换句话说,你告诉我的我不信,我要自己试过了我才信。
所以教师除了直接传授,还要进行体验式教学,即设计专门的任务,为学生提供体验。
这些任务的目的主要是形成观念,至于学生是否能学到具体的知识点,并不是最重要的。
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造成了英汉词语意义并非完全对应”,我设计了一个取英文名的任务打算给新高一的学生做。
取英文名是常见的英语教学活动。很多老师都会让学生自己选一个,或者提供一些备选名字。
从观察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个活动是相当有热情的,所以只让他们选一个名字实在浪费了这种激情(毕竟学生很难有这样的学习热情)。
所以我的设计分为以下几步:
如何给自己取一个拿得出手的英文名?
1 布置任务
学生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但不要告诉大家。
2 介绍不恰当的英文名
通过文本/视频介绍一下 John、Tom、Lily这种老古董级别的,Apple、Tiger这种通常用作外号的,Candy,Cherry这种含义怪怪的名字。
让学生感受:哪怕就是一个名字,也因为文化而有巨大的差异。
3 学生阅读辅助材料,重新取名
这些材料主要是关于一些外国人名的背景介绍,他们可以通过阅读,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名字。
4 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新名字
这个任务的局限性在于,学生水平有限,所以能选取的阅读材料范围有限。
但我相信还是能够对学生造成一点观念上冲击,尤其是那些原本选择了不恰当名字的同学,感受应该更深刻。
有了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的选取就相对容易一些。
《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成效》一书的前两节里提供了以下方法:
1 直接翻译
这适用于那些能在我们的母语中找到对应词的情况,比如书里提到的single和spinster,就完全可以通过翻译成“单身女性”和“老姑娘、老处女”来理解两个词的情感意义。
但遗憾的是,我们并不总是能在两种语言中找到这样完全对应的关系。
2通过纠正学生在使用词汇中犯的错误来帮助他们理解
有些时候学生犯的错误真的是让你哭笑不得,不特意关注,我们可能都想不到他们会这么做。
比如有一次做完形填空,学生读出文章是要填“请人吃饭”这个“请”,但很多学生选了“invite”而不是“treat”, 说明他们只知道invite表示“请”,却没有理解这个“请”侧重“邀请”而不是文章说的“请客”。
但这样的方法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总要等到学生犯错之后才能进行,所以书里也推荐我们使用Longman Lexicon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之类的工具书来预判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提前加以讲解。
3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专门的讲解
由于词典一般不会标注一个词的情感意义和联想意义,所以教师必须要进行讲解,不能指望学生自己去学。
同时,讲解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因为真正的情感意义很少是由一个词本身自带的,大多数时候是产生于具体的语境或者不同的文化差异。所以,告知学生这个情感意义是固定的还是会跟随语境变化,也是很重要的。
除了书上的方法,昨晚讨论的时候群里也有小伙伴分享了“对不同词性采取不同教法”:
或思维导图法、构词法、以及编故事的方法:
总结一下
如何对词汇的意义进行有效教学?
1. 确定哪些词需要教到哪种程度。
2. 观念先行:“为什么”比“是什么”和“怎么做”更重要。
3. 在语境中 “使用”而不是“死记”。
我们都希望学生记住更多的单词,但记忆若少了理解作前提,就真成了死记硬背,不仅枯燥,效率也不高,所以下次教词汇的时候,不如先试试帮学生真正地理解这个词吧~
关于这个问题,你有哪些看法或者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么?欢迎直接留言。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也欢迎你把它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