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7月3日
地点:大溪地
主讲:灯塔组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钢琴教师》
一、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被嫌弃的不是松子,而是生而为人的这一生——ZJ
ZJ:松子的一生会是怎样的一生?
ZL:寻找父爱的一生、
LXF:可怜、悲催的一生......
1、三分钟看完松子被嫌弃的一生
被爸爸冷落而发展出讨好策略的大女儿——善良美好却又笨拙胆怯的女教师——一味人忍受家暴的落魄女——活在美好幻想与期待里的情妇——土耳其浴的头牌&过气女郎——被利用和抛弃的合伙人——监狱里以爱情为精神寄托的木头人——混黑道的末日狂花——等候从监狱出来的爱人和女人——狂热的追星一族——自暴自弃的社会最底层——重燃希望却命中注定的已亡人。
2、松子和她的男人们,永远得不到的美满与那一句“为什么?”
她在恋爱中不顾一切的付出与交付,就如同她童年想尽办法博爸爸一笑。她拼尽全力去爱,其实是无意识的拼尽全力试图修改早期“我是不被爱的”痛苦体验。痛苦使人重复,只有意识到了,被充分言说,重复才可能停止。不幸的是,她到死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痛苦的缘由,因此到死都只能不断重复。
4、 松子:依恋类型、社会化水平、主体感、从客体关系学看人格发展的阶段、内在资源。
5、她做阿龙情妇的时候(镜头中:童话般的快乐)。
松子属于哪种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儿童期:安全(低焦虑、低回避)、焦虑(高焦虑、高回避)、矛盾、回避型
、痴迷型(高焦虑、低回避)、疏离型(低焦虑、高回避)
痴迷型与疏离型的同谋——依赖共生关系。融合状态的依赖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
T:松子身上看两种关系:原生家庭关系、后面建构的关系。两种依恋关系。家庭:恐惧回避型。一个人总是看她的一面。建立她自己的关系的时候,补偿的维度,痴迷性。施虐与受虐的痴迷。这种损伤非常大。打不死的小强。她能量太大了,构建自己的家园。这个人的心理,没有那么强烈的恶龙,攻击性人格。梳理—回避在她身上非常少。亲子关系、婚姻关系一废,这个人基本废了。一些列的挫败、挫折,人生的失意,折损成自我攻击。松子最后的死亡,就像天龙八部中阿珠的死。她内心里有非常强的潜意识冲突。萧峰的自我拯救和自我救赎将从阿珠的死才能开始。被嫌弃——没有价值观、认同感。只有死才完成对结构性原型的破解和破除。
依恋性——结构性原型(轮回)每个人所碰到的人和事,都决定于你的人格。早期的养育过程中的问题。 早期与父亲的关系——恐惧回避性。她一直没有从爸爸的阴影中出来。你要关注我、你要爱我。最终极管着她的是痴迷型。
ZJ:松子的撅嘴的表情。
ZXL:虚假自体的外化表现,用这样的表情来博得别人的认同、成人以后别人觉得很荒唐。开始时候是有意识,后面固化下了,变成了无意识的。 她在校长质疑的时候,有压力。下意识通过这个表情来缓解她的高焦虑状况。
T:癔症发作,是无意识的。完全无意识自动化。必须有条件,既往创伤性情境出现了。短暂急剧的爆发。恶的形象出来了,父亲的恶形象。杂货店老板的恶的形象。她没有攻击,通过虚假自体内化掉了。认同恶的形象。有些人内化了会采取攻击——这样的人怨念非常多。已经过程这杨紫璐,没有恶龙,没有攻击性冲动。恶龙不会轻易的投射到你身上。这样的人会与咨询师建立很好的安全性的关系。DK请T讲一讲她投射到T身上了什么样的形象?DK:好的自己的那方面。T:你一直在否定的自己。DK:非常震惊,投射了自己不愿意去面对和否定的一面。力比多的形式:攻击、善意依恋。T:你是否忽略了,你一直在否定和攻击自己的部分。松子一直没有很深的攻击和否定自己。
松子的到底是不是低社会化?她的技能是怎一定状况呢?课后我总算看了这部电影。对于课上ZJ讲到是痴迷型依恋印象深刻。因为对自己的不接纳,所以将孤独比喻成了地狱。一个用尽全力去乞爱,去想通过自己的爱去换来爱的女性。在一次次挫败中,渐渐的走向了毁灭。就如T所说,她没有低社会化,更具有技能。对她影响最大的实际上就是主体感的缺失和终其一生想要获得一个认可的迎合倾向。
二、《钢琴教师》——ZRL
提纲:1、故事简介;2、与客体关系的部分对接;3、残缺的爱;4、情感中的施虐与受虐;
5、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析女主艾莉嘉。
(一)客体关系的基本概念
表象:形象记忆。一个人怎样拥有一个客体,人怎样在内心呈现一个客体。
客体表象:客观外部世界的心理表象。我小时候妈妈的样子
自体表象:客体自我的心理表象。
(二)母婴关系
1、分离阶段、分离焦虑。
* 0—3 个月:任何人无差别反应;
* 4—6个月:偏爱母亲
* 7个月—3岁:明显依恋母亲
2、共生阶段(出生—6个月)
特点:不分你我,无我无他
自我存在感:妈妈眼睛的关注
喂奶时,好妈妈要怎么做呢?
妈妈对孩子的关注是孩子的存在
3、依恋
正性依恋:即使没有分离焦虑,即使有安全感,他也愿意跟妈妈感情上在一起,来享受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父性依恋:弱小感带来的分离焦虑太强烈了,黏住妈妈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
4、俄狄浦斯情结
5、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原因。
(三)残缺的爱
1、艾莉嘉的母亲对其的塑造
2、关于艾莉嘉的父亲的补充
3、艾莉嘉扭曲的性格及异化的爱情观形成的原因。
(四)情感中的施虐欲受虐
1、男主出现后所体现出的女主角的施虐和受虐行为。
2、艾莉嘉与母亲的关系
3、艾莉嘉的内心世界
(五)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析女主
1、从无意识中解读艾莉嘉被压抑的本能
2、从梦中寻求释放欲望
3、爱与毁灭(本能)
ZRL的讲稿引入了很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她的直觉把电影与理论尝试进行了对接。T说她直觉很准,将到了核心的点上了。于此同时也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我带算看上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