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这是歌曲里童年的画面
如此美好祥和。
但在现实生活中,炎炎夏日,汗流浃背,本来就已烦躁不堪,再听到树上那一声声没完没了的“知了知了”的嘶鸣,更是让人心烦意乱,不胜其扰。
可是如果你知道了这一声声蝉鸣背后的故事,或许你不仅不会再烦躁,没准儿心中还会涌起一丝敬意。
未成年的知了俗称“知了猴”,黄发垂髫都喜欢抓知了猴。人们之所以抓知了猴,是因为它是我国非常受欢迎的一道美食,美味可口不说,而且营养价值极高,据说,知了猴所含有的蛋白质是牛肉的3倍,是猪肉的4倍,更重要的是脂肪含量极低。
在我国,知了猴主要做法有三种,可以用来红烧,可以用来油炸,也可以用来烧烤,但要说比较详细的做法,那就多了去了,不下数十种,不管怎么做,反正就是两个字,“好吃”,这盘菜端上来,肯定见底。
说起来,这些被抓的知了猴也是够可悲的,在暗无天日的地下苟延残喘地生活了数年,饿了就吃树根和土壤,渴了就从树根那里得到一点水,没有想到刚一上来就被人类给抓来当美食了,命真的很坎坷啊。
这是真的,蝉的这一生会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成年蝉在完成繁殖任务后就会被夏季高温晒成肉干,成为中药中的一味药物,不过成年蝉在树缝隙里留下外壳非常结实的蝉卵,风吹不破,雨打不破。
蝉卵在树缝隙里要度过好几个月的时间,要挺过零摄氏度的低温,也要挺过40摄氏度的高温,第二年的5月至6月,卵开始孵化,变成可以活动的幼虫,为了生存下去,幼虫从树上掉落到地面上。
蝉的幼虫有一对非常强壮的前足,开始挖掘土壤,然后一头钻进土壤里面,开启了暗无天日的生活,幸运的话它的旁边是树干,幼虫就可以依靠着树木根部的树汁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渴了饿了都是在喝树汁。
不幸运的话,幼虫附近没有树干,没有营养的维持,幼虫只有在黑暗中饿死,变成土壤中的肥料。在四个阶段之中,幼蝉在地下生活的时间是最长的,有3年蝉,有5年蝉,有7年蝉,还有17年蝉,在地下蛰伏17年,真的令人佩服。
让人不解的是,幼蝉在地下年数都是质数,就像是计算好了一样,可能是质数可以防止和别的蝉类一起钻出,以免发生战争,当幼虫到一定时候,自然会从地下爬出土表,就在幼虫的必经之路上还有可怕的真菌在等着它。
幼蝉喜欢夜间偷偷地钻出土表,爬上树干,开始蜕皮羽化,这就是蛹,但是这个阶段,又遇上了人类,因为人类知道,这个阶段的幼蝉又嫩又美味,是营养价值非常的美食,据说一斤能卖到120元,新鲜的还供不应求。
蜕皮羽化结束之后,就成为了成蝉,成蝉的生活极其短暂,最长不超过20天,一般只有15左右,甚至更短,只有3天。蝉一辈子数年,但在阳光下的全过程也就只有45到60天就结束了,所以,蝉的一生是非常可怜可悲的。
所以当我们了解了蝉这么不容易的一生后,我们再听到那一声声嘶鸣,是不更体会到了一种杜鹃啼血的悲壮呢?那不是在炫耀,更多的是在为自己短暂而不易的蝉生而哀鸣。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在世间的使命和造化,尊重每一个生命,理解每一种声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