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发生了一起事件,相信很多人已看过这个新闻:
行驶的公交车车厢里,一个7岁的小男孩扶着车里的不锈钢柱子,用脚踢了三下坐在对面的年轻男子,男子突然站起,冲上去抓住小孩从半空中摔下,小孩摔倒在地没有动弹,男子用脚继续猛踹小孩头部……
(当时看到视频,我很担心孩子的安危,幸亏后来检查,孩子暂无生命危险,在医院治疗)
这件事很快像阵风一样传遍网络,有很多网友赞同这位男子的做法:熊孩子太熊,家长不教,就得让外面的人来教。男子只是下手重了点。
今天,暂不讨论熊孩子该不该打,父母应该怎么教,我看到的是这个事情隐藏的另外一个点:我们的情绪都怎么了。
相信只要看过这个视频的人,就算认为熊孩子该打,也会承认,这个男子的行为过于暴力,与孩子对他造成的影响完全不相称。一边是7岁孩子,用脚踢了男子的手三下,没有引起男子身体有任何变化;一边是21岁成年男子,将孩子举起,过摔,踩头,招招都是狠手。
001
生活中类似事例屡见不鲜,经常有报道一个学生因为被老师批评了一句就用刀子捅老师,或者自己跳楼了;或者两个成年人因为排队谁站前站后而大打出手。
到底是什么会激发一个人采取与当前事件完全不对等的行为呢?正常人很难理解,怎么会下手那么狠,至于吗?一般我们把它称之为非理性行为,即在理性情况下不会这么做。
可是,又是什么会引起这样的非理性行为呢?
其实,当前的行为只是导火索,好像点着火的火柴,造成了一场爆炸,不是火柴威力大,而是那有一个火药桶。
在这里,火药桶就是一个人积累的负面情绪。就像这个新闻事件里,年轻男子的内心一定是存在着很多的愤怒很多的不满,但一直被压抑在心底,好像是一座尚未爆发的火山,直到被孩子踢,这勾起了他内心的种种积怨,像是给火山打开了一个口子,于是里面翻腾的岩浆全部爆发出来。
为什么是在孩子身上爆发呢?因为孩子相对他弱小得多,他知道就算打了孩子,孩子也还不了手。
在家庭中我们也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情形,比如父母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很压抑,但他很难向领导或者同事来表明态度,日积月累后,这种情绪越来越多,父母就会找家里的孩子来释放。
因为要从孩子身上找到错,实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于是愤怒就会借着一个很“看上去很正当”的理由,比如作业慢了、不自己穿衣服、字写错了等爆发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父母在打骂孩子后,都会特别后悔自责内疚,因为他们事后很明显的发现,孩子的这件事其实真不是多大的事,为什么自己就那么生气……
002
任何的情绪都会产生一种能量,能量遵循守恒原则,比如当我们觉得伤自尊而尴尬时,我们可以掩饰自己的表情,一样展现出优雅的微笑,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消灭掉那种感受到伤害而产生的能量。如果找不到合理的方式来释放,这股能量就会一直压在那里,存久了,就变成了一个火药桶。
有时我们会看到平时很安静的人更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来,这就是因为他们更能忍,忍不是因为气量大,而是他们不懂表达,不懂说“不”,更容易让别人侵入他们自己的界限。
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发生情绪障碍,因为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基本没有被鼓励去正常表达我们的情绪,比如,小时候,你跟弟弟吵架,明明是弟弟的错,但是你却被爸爸打了一顿,你很气愤、大哭,结果却招来爸爸更为严厉的惩罚和批评。你害怕极了,你可能停止哭泣,也不敢再表达自己的愤怒。于是,你的愤怒、恐惧、悲伤和难过就被压抑下来,埋藏到潜意识深处。
所以,慢慢地我们就学会了压抑、否定我们的恐惧、愤怒和悲伤,或者装作没有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我们也会通过做其他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好让自己不去感受这些情绪。但是,这些情绪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否定和压抑就消失不见,它埋藏在我们潜意识的深处,当相似的情况发生时,这些负面情绪立刻就会被触发。
003
每一种能量都需要寻找出口,要么向外释放,要么向内释放,攻击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长期压抑负面情绪的人,身体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消化系统。
既然能量没法被压抑,那我们就主动去找合理的方式来释放,比如你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方式:
1、说:把这种能量转换成语言,找一个信得过的朋友说出来;
2、写:转换成文字,通过写来释放自己的能量,而且写作特别方便,对成人特别疗愈;
3、画: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来释放情绪的能量,这种方式也很安全和自由,可以充分表达情绪,像前些时间流行的《秘密花园》涂色也具有这种缓解压力的效果;
4、动起来:比如唱歌,比如运动,比如玩游戏(父母和孩子一起),去放松。
5、学习:看到负面情绪背后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推动自己改变,就会将这种压抑的能量进行转化。
积极主动的对待情绪,你才不会成为情绪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