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所阐述的道理主要在于彰明人们的美德,是通过革新人们的思想意识以期达到“至善”的思想境界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白话译:《大学》所讲的道理,在于彰明人们的美德,在于使民众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的思想达到“至善”的最高理想境界。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白话译:首先要知晓所应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然后才能明确志向,有了明确的志向,内心才能获得宁静,内心达到宁静的状态,才能思想安稳,思想安稳才能考虑周详,考虑周详后才能在思想上有所获得。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白话译:万物都有根本和末端,万事都有结束和开端,知道并明白道德修养的先后顺序,才能接近《大学》所阐述的原则。
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白话译:自古想要彰显美德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家族;想要治理好家族的人,要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想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人,要先端正好自已的思想;想要端正思想的人,要先做到意念诚实;想要自己意念诚实的人,要先做到正确的认识,而做到认识正确的方法就在于探究事物的本质。
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白话译:推究事物的原理才能做到正确的认识,做到正确认识才能意念诚实,意念诚实后才能思想端正,思想端正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修养后才能治理好家族,家族治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美德才能得到彰显)。
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白话译:从天子到平民百姓,统统都要以提高自身修养为根本。如果这个根本乱了,却想要做到家齐、国治、天下太平,这是不对的。这样做是把该重视的事看轻了,把该轻视的事看重了,这种情况是不会有的。
本篇阐明《大学》所阐述的道理主要在于彰明人们的美德,是通过革新人们的思想意识以期达到“至善”的思想境界。
要达到这种“止于至善”的境界,则需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培养出平静务实的心态,进而通过切合实际的思想,并将方方面面的事情全盘考虑周详,这样才能在思想意识上有所提高,做事才能提高成功的几率。
否则没有树立目标,一味的心浮气躁、胡思乱想且没有条理化的思绪一味蛮干,那样是不会成功的。这是在思想意识方面提高的准则。
另外,还需要在理解《大学》的规律原则,即事物都有其本质和末端,万物都是有始有终,有先有后的规律原则。如果把本末倒置,在处理问题上便行不通了。
这就提倡人们在行动上要遵循这种客观规律,“格物”先认识事物本质,“致知”对这件事物产生正确的认识,“诚意”产生诚实的意念,“正心”端正自已的思想。
如果前几项都按顺序做到了,“修身”之路便自然而然的打通,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为根本,“齐家”治理好自己的家族,使家庭的凝聚力提高,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协同运作,后再“治国”治理国家、“平天下”便水到渠成了,最终即可实现美德彰显天下的成就。
当然,作为咱普通百姓来说,能参考学习前几步做到“齐家”就很了不起了。
现在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家庭怪现象,发生在孩子、子女、在老人身上的家庭问题比比皆是,究其本质必定在生活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一开始没有注意,后来渐渐成了势,控制不了了就采取补救的方法,结果本末倒置越来越糟,最终生成恶果。
因此,无认何时都应该从一开始就尊重规律做事情,并不断时时提高自身修养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感谢关注,您的关注是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