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起来做早餐,结果推开厨房门,看到杯盘狼藉,瞬间没了兴致。
昨天吃完饭后餐桌上的碗筷没有收,残羹冷炙因为脱水都结块了;
厨房更是一片狼藉:砧板上还有没有用完的葱蒜碎末,烟油酱醋的罐子零散的占据了整个操作台··· ···
我心里想:要是我昨天吃饭完之后就马上收拾该多好啊!
对啊,为什么我吃完饭之后没有选择立收拾呢?
因为我忘记了完成做饭的最后一步。
在家做饭的流程是什么呢?
买菜,洗菜,切菜,做饭,吃饭
还有吗?
还有最后一步,收拾。
你看,如果我不做最后一步,那每次做饭,我的第一步那就变成了:收拾。
2.
忘记最后一步,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家里都是乱糟糟的。
收纳整理的流程是什么呢?
集中所有的同类物品,然后进行筛选,然后选择保留或者丢弃,保留的部分,设置固定的空间,归纳放置。
但是为什么我们花了很多力气收拾的家,过不了几天又会恢复原样呢?
因为我们忘记了收纳整理的最后一步是收拾——每次拿出来后,放回原处。
所谓的脏乱差,本质上就是东西放错了位置。
为什么会放错位置?
因为缺少最后一步:放回原来它放在的位置。
3.
阅读也是这样。
阅读的步骤不管你是精读还是速读,很多人都觉得阅读是把这本书翻到最后一页,就算是阅读的结束。
但是你忘记了最后一步:收拾。
读完一本书之后,要收拾什么呢?
- 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新的特别的概念
- 这本书中的让你很有启发的句子
- 这本书中让你觉得可以用的案例和故事
- 你觉得接下来可以怎么做的思路和想法
是不是要做这么多事情,觉得很烦?
对,任何带来成长的事情都会是难的。
我经常将我大脑的想法解释为想法气泡,气泡是是会瞬间破灭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讲这些泡泡落在纸面上,留下一个一个圈圈图案。
读完一本书之后的想法,如果不在最后一步记录下来,你所谓的有收获,有触动,这些因为书本而激荡出来的气泡很快也就消散了。
4.
知识管理也是这样。
我在很多地方推荐过大家使用印象笔记。
我使用印象笔记有6年多的时间,它逐渐成为了我的私人谷歌系统。
我的所有的阅读笔记,文档,和想法,以及每天看到的图片,文字都收集在这里。
但是很多告诉我,他们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印象笔记之后,还是乱糟糟。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你看到了一篇有意思的公众号,或者你在微信群看到别人发的一段很有价值的文字,你果断点击,收藏进印象笔记。
然后呢?
没有了?你忘记了最后一步:收拾。
如果印象笔记是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你会买了一堆书直接按先后顺序放进去吗?
命名,分类,贴标签是信息收集的最后一步。
如果你不去做这最后一步,没过两天,你就再也想不起来,你当初为什么要收集这篇文章,里面是什么东西让你觉得可以用了。
5.
吴军的《见识》中,提到了他在和高盛,摩根团队沟通的时候,对方的经常会要求他回复“确认”,才算任务完成。
完成最后一步,应该不算是一项技能,更像是一个思维习惯。
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去了很多国家,但是在TA的身上你看不到什么变化。
为什么?
是见识不够吗?
是学到的知识不够多吗?
都不是,我觉得是我们都想着要怎么开始,忘记了好好结束。
6.
最后的的思考留给你了:
- 听一次分享的最后一步是什么?
- 参加一次活动的最后一步是什么?
- 一个礼拜,一个月,一年结束的的时候,最后一步是什么?
- 考试的最后一步是什么?
- 一份工作的最后一步是什么?
- 恋爱的最后一步是什么?
有始有终,思考最后一步是什么。
有的人会坚持做完最后一步,完成收尾;
有的人每次都做到99%;
设想如果大家的现状相近,你觉得长此以往,谁会脱颖而出?
我是彭小六,写字是因为我想知道我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