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一位网友的说法,读书本身更像是一件私人的事情。
因为学习,前不久我把微博卸载了。有一段时间,我和室友经常在晚上刷热门微博,话题全是网络上的八卦趣闻。微信朋友圈一向显得严肃和专业一些,但是过不了多久,微信也被微博热词霸占了。
我感到我们集体中毒了。
真的,当我看到,一直有人在重复“请叫我静静”、“良辰在此”、“蓝瘦香菇”,原谅我,我用“想吐”来形容。从极度欢喜,到极度厌恶。仅仅几个月。
我想我该好好读书了,这种状态让我认识到,“都是套路”。
一、读书真的很难晒
社交媒体时代,很多人迷上了“show”(晒)的状态:吃喝玩乐,走亲访友,晒得昏天黑地,无所不用其极。从社会学角度来讲,通过晒,人们希望在他人面前呈现一个自己理想化的形象。戈夫曼在名著《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里认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演出舞台,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上的表演者。戈夫曼还认为,印象管理,“就是关注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他使用“假面具”“演戏”等概念分析互动中的个人,强调人在行动过程中虚假的一面。这套理论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一针见血,而且这一针刺的大家就算不是很疼,恐怕也是相当不舒服。什么都可以晒,你觉得读书该怎么晒呢?问题是,读书真的很难晒。比如你晒你的读书笔记,但是对那些已经适应社交媒体的读者,一篇读书笔记,远不如一个搞笑段子、秒拍视频、八卦吐槽来得有意思。朋友圈与深度阅读即将绝缘。
二、单向度的人
为什么社交媒体里的人喜欢千篇一词的表达和千篇一律的晒,读书人真的少了,还是不爱读书的人炒的太火了?
信息生产机制决定了我们看到的就是千篇一律,多样化被忽略,被遗忘。话语形式和内容也由于这种聚焦效应,丧失了活力和多样性。手机里的新闻内容推荐机制(各类新闻类app),决定了你将一直看到某类信息,你正在被塑造得日趋片面化,却浑然不觉。媒体倾向于报道某类事情,使你轻易形成刻板形象。你觉得社会变得越来越糟糕,你觉得人心叵测,你觉得“城市套路深”,你觉得世界上坏人多于好人。你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等着别人给你判断,然后你赞同或是反对,你不深究过程和原因,你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对错来区分,你不想讲道理只想骂娘。社会正在变得日趋单面化,而我们日趋成了单向度的人。社会学家马尔库塞说,如果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它不能利用现有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将人的存在(人性)充分发挥出来,这时,这个社会就是有病的。
向马尔库塞致敬。
三、 用孤独向喧嚣抗衡
说了这么久,就是想告诉你,读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丰富,认识到世界的多样化,对事物的认知不停留在表面,更重要的是改变思维方式,和单面化的网络信息世界抗衡。
之所以说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是因为书本不可以快速分享,它称不上是大众媒介,只能是你和书本之间的一场私人约会,一个私人互动。它是大量、深奥、抽象、复杂,需要投入长时间的思考和品味。它没有声音,没有图像,而一切只靠自己想象。这注定了在时空向度上,阅读者和书本之间只能是一体化前进的。因此,这不能不说是孤独的。
前不久在地铁上火起来的丢书大作战,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场夺人眼球的营销活动,但也因此触发我对读书的重新思考,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代。
我很少在公共交通上读书。如果有人在公共交通上读一本哲学史,那是不可思议的。只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读了一本余秀华的《月光落在左手上》,参加完她的读者见面会,在市区回学校的公交车上,我读了一本诗集,并且是迫不及待的。我想,如果有人在交通工具上读书,一本诗集是最好的。每一首诗都是简短的,但是含义无穷。只需一首诗就可以思索一路,解救路途的乏味。和很多人一样,我也买过kindle,出于新鲜感读了大半年,但是感觉做标记和翻阅查找不方便,最后还是读纸质书较多,纸质书即视感强,比较得心应手,可以快速熟知书的脉络。
尽管读书的媒介发生了变化,但是我想说的是,读书本身不会发生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不应该放弃读书,尤其是深度阅读。而在公交地铁上读书并不比在其他地方读书更高尚,或者更装。当我们在谈论读书的时候,我希望我们在谈论读书本身,而不仅仅是读书这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