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杉
最近几年,“做自己”突然成了一个特别时髦的词儿,好像每个人都在感慨生活不如所愿,要改变现状,要做自己。
朝九晚五的白领渴望自由惬意的SOHO生活,衣食无忧的全职妈妈渴望撇开丈夫孩子的束缚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还怀揣着一个当画家的梦。好像每个人都不知道被什么力量牵拽着,过上了自己不喜欢的生活,还动惮不得,改变不得。
于是,滋生出了无数个“做自己”个声音。
做自己得先算清“舍与得”
每当别人说想做自己的时候,我都特别想问:“你想做自己,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吗?”我是谁?怕是一个最古老的哲学命题,我们暂且不在哲学层面做无边的讨论。但我想,“我是谁”至少包括我渴望什么,在意什么,能做什么,擅长什么,做什么事情让我感觉舒服。当然还有我不能做什么,可以舍弃什么,忍受什么。少了后半部分,“我是谁”就成了一个虚幻的完美主义命题,美则美矣,绝无实现的可能。
你不能一面贪恋着朝九晚五的稳定,一面羡慕着soho的自由自在;一面想要全职主妇的舒适无压力,一面不舍职业女性的成就感;一面觉得铁饭碗踏实心安,一面嫌弃它不如画画自然有趣儿。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可得可失,“做自己”的旅程才算迈出了第一步,否则无论怎么走,都会陷入一种世事不如意的境地。
正如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说道: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想要的自己”是折腾出来的
在咨询室里,常有来访者问我:“老师,你说我是考研还是就业,或者创业,究竟选哪个好呢?”
这个时候,我通常的回答都是:“我不是你,我真的不知道。”
青春的迷茫大抵在于太过年轻,还没来得及经历世间百态,探索出自己的擅长、喜好与局限。所以,现在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找机会去试。
我有一个朋友,在大学里拼命做了各种尝试,摆过地摊,卖过电话卡,做过化妆品生意,还自己办过报纸……据他自己说,四年间一共尝试了20多种工作。最终,到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发掘自己极善与人打交道,选择了销售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较早找到了自己的路,如今,不过30岁的年纪,他早已做到了某著名企业的销售总监。
我和我的同龄人,似乎都在本该探索世界的年纪里,选择了一头扎进了书本和题海,唯一懂得的怕是自己喜不喜欢学习,擅长语文历史还是物理化学。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探索世界的道路,大概是从大学甚至大学毕业以后开始的,如果你不幸连毕业的工作都由家里安排或者因为大学专业对口而选择的,也许,你探索世界的道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开始。
所以,你都没有感受过自己,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世界沟通,你又怎么做自己呢?
如果你不是张爱玲、三毛,一早就知道此生与文字为伴,或是《亲爱的翻译官》里的乔菲,早早在心理种下梦想的种子。想要的自己,怕是都要通过一翻折腾才能得来。
选择做自己,请带好“勇气”上路
一直觉得,相比于按别人的期许生活,“做自己”是一件要难得多的事儿,因为无论成败,都只有自己为自己负责。而且,你的生活不再有模板,需要独自摸索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不过,那又怎样?无论成败,你都离想要的自己更近了一步。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为要不要辞职而纠结。他想要从传统行业跳槽到IT企业,新的工作有诱人的薪水和未知的世界。但这其中,也有太多不确定;是不是能接受快节奏的生活?是不是能胜任未来的工作?新的领导和同事是否能够相处融洽?还有就是,如果发现还不如现在的工作,后悔了怎么办?
朋友跟我寻求建议,我告诉她:“即使后悔了,你也在探索自己的道路了更近了一步,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那颗一直以来蠢蠢欲动的心会更安宁。”
是的,没有人可以保证前路的对与错,探索自己、找到自己的道路又岂是一朝一夕、三年五载就可以完成的,无非是探索修正、再探索再调整,一点点靠近罢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必然要忍受的就是一次次改变的不确定所带来的不安,所以,一颗充满勇气的心是必要的。
另外,在做自己的路上,似乎总免不了有一些牵绊,可能是与父母的要求不符,可能是与社会对你的期待相去甚远,也可能有现实原因:比如钱。所以,如何应付别人的质疑也是必须习得的功课。但走下去的“报酬”是丰厚的,你会更加身心合一,更加爱自己。
这就够了,不是吗?
毕竟,如杨绛先生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