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软弱涣散村和薄弱村突出问题,要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作为补齐短板弱项、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抓手,坚持“四强化四提升”举措,持续提升党建引领保障能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凝聚力治“软”。坚持把建强村干部队伍作为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首要任务,按照村(社区)干部选任基本条件,大力选配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好、群众威信好、抓发展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年富力强的“三好三强”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针对部分村党组织书记“人难选”等问题,通过谈话了解、实地查看等方式,实施村干部“广进优备”行动,打破常规思维、地域界限,面向社会公开选人3名政治过硬、有致富能力的返乡大学生和“乡土能人”,坚持“因村派人、人岗相适”原则,统筹选派驻村第一书记99人,不断强化基层队伍力量,进一步提升了村级干部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
强化培训教育,提升战斗力治“弱”。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区市县党代会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结合村(社区)干部现状和培训需求,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培训”的原则,有计划、多层次的对党内法规、党务知识、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今年以来,通过集中培训与自主培训相结合、“走出去”培训与“请进来”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干部业务能力素质专题培训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村(社区)干部15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水平和工作能力。
强化思想引领,提升向心力治“涣”。结合农村党员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农村党员管理的新途径,分类施策、分层管理,真正把党员管起来、管到位,让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永不掉队”。深化党员服务群众“挂联诺”机制,对无职党员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设立了理论政策宣传岗、公共设施维护岗、文明新风岗、民意收集岗等岗位,为农村无职党员搭建了发挥作用的平台,让他们亮出身份,带责履岗,公开服务。对外出流动党员,通过建立微信群,及时推送方针政策、会议精神等,鼓励流动党员在线组织生活、在线讨论、在线献策、在线评议、在线服务等活动;对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老党员,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通过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形式,定期向老党员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向老党员问计询策,听取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老党员发挥余热,做好农村工作的“宣传员”“议政员”和“调解员”。
强化基础保障,提升执行力治“散”。对照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和有关要求,紧盯软弱涣散表现形式,县级领导干部包抓,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通过“蹲点式”督导整顿、“麻雀式”解剖问题、“点穴式”指导治疗,合力攻克软弱涣散“顽疾”,切实提升整顿成效,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路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