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是60帧/2K/3D,还准备去看24帧/2K/3D,至于120帧/2K/3D,特别是120帧/4K/3D,错过它们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我相信会是一次绝佳的观影体验,打开你全新的视觉感受和电影新的启发。
无论你去看何种版本,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本身,相信都会令你感动……随着其叙事方式和剧情叙述的推进——到影片最后的情感高潮,令人情不自禁地为之动容。
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比利林恩(乔.阿尔文饰)和他所在的B班在伊拉克的一次行动中,班长(范.迪塞尔饰)在突围中遭到伏击和劫持,林恩为了救他勇敢地冒着枪林弹雨孤身前往,而这一切刚好被一位战地记者遗失在战场上的摄影机记录了下来,过后传遍了美国的社交网络,林恩和B班成了英雄……班长最后还是阵亡,在护送班长遗体回国安葬的短暂休假期间,受邀在一场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间,参与一场表演秀……影片就在伊拉克的战场和比赛的中场间不时地切换,用之间的反差对比,表现了林恩和B班队员的情感变化,最终林恩选择了和B班队员一起回到战场。
对林恩和B班的队员来说,回到美国既让他们兴奋,同时也感到异常的不适,特别是林恩,在战场和美国不断的错落闪回间感到恍惚,分不清哪个更为真实……我一开始也在纠结于60帧如何让影片更真实上寻找蛛丝马迹,但很快就跟林恩一起进入了剧情,共同感受那些情感的冲击。
回到美国的林恩,要面对家人(主要是姐姐),和美国普通人(经纪人、球队老板、球迷,特别是拉拉队员菲珊)对他的反应,一开始他们都把他当英雄般的欢迎,但很快就表现出了各种想当然的理解和不理解。他们中的多数执迷于想从林恩的口中知道真实的战场情况,以及他是如何近身面对敌人,并对美国在伊拉克的行动有着各自的看法,为此产生争执……他们的说法显得义正言辞和冠冕堂皇,人云亦云的英雄事迹报告,暗地里其实毫不关心,他们只是想在林恩和B班队员身上各取所需,这些都折射了美国普通民众对战争的狭隘心理。
姐姐(克里斯丁.斯图尔特饰)一心想把弟弟留在美国,好纾解自己心中的内疚;橄榄球队老板自认为对战争和美国精神有着独到的理解,热衷于把B班的事迹拍成电影,终归不过是一门生意,林恩一下就说破了他身上“皇帝的新衣”;菲珊对他的爱是其对英雄的爱慕,是她精神层面的抽象需求,林恩只是一个象征物……他们都没能真正地理解林恩和B班的战友们,中场表演时,有人骂他是傻大兵,表演结束后工作人员对他们毫不客气,并起了冲突,直至最后叫人对他们大打出手。当林恩被死死地按在地上时,脑中一刹那闪过在伊拉克和敌人近身搏斗时,他拼了命地掐住恐怖分子的脖子,看着其殊死挣扎时圆睁着的恐惧的双目,那一刻,那种窒息感,让他一下子犹如回到了战场,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敌人……这时他才铁了心地毅然选择回到真实的战场。
真实让人害怕,死亡令人恐惧……林恩宁愿直面真实和死亡,相比于美国的一切,那个真实的战场反而更让他感到安全。这次中场之旅,让19岁的他获得了成长,不像其它冒失的队员,林恩是一个冷静而果敢的战士。
亲情将你捆绑,爱情会把你占据,只有“战友”给予舍命的信任和陪伴,在人生的战场,三五知己足矣……最好的爱情应该像战友一样并肩作战。和林恩一样,李安导演更愿意回到电影的战场,“电影比人生简单,比人生理想”……电影也一样,大家对其有着各种理解,但对李安导演和林恩来说,那是最真实的生活。
李安导演把战争还原到一个个具体的个体身上,并勇敢地采用最新的电影技术,希望最大限度的让观众更真实地身临其境……如何观看,和电影一样重要;形式和内容高度契合共同构成了一部电影的全部。在这点上,关于对电影新技术的应用,跟影片中普通人对战争的理解很像,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放下之前的各种理解,全身心地去感同身受。
先祖们在古老的洞穴里,巫师(祭师)利用木棍点燃的火光和墙上的壁画讲述神话和传说……李安导演就像是一位巫师,我们坐在电影院里,静静地观看他用最新的电影技术演绎一场现代的故事。巫师的身份让他有成就感和陶醉,而我们收获了奇观和感动;他把自己最新的心境、感悟,和对电影的理解,巧妙地放进了影片的故事和叙事里,而我们通过故事得到了启迪和各种想象…他说,这像一种仪式,是人类永恒的需求。
据说影片在北美全球首映后,诸多影评人对电影采用的最新技术颇多诟病,认为其缺乏电影感,对故事的叙述是一种干扰,甚至于对电影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如此激烈的反应,不禁让我觉得好莱坞不过是因电影的最新技术,率先由一位华人导演突破和采用,本能地感到不适和反弹;相比之下,国内虽对120帧/4K/3D也有所微词,但似乎更多地觉得影片本身的叙事单薄和平淡,如此说来,看不懂电影的,不仅仅是那些常被拿来当借口的所谓广大的普通观众。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订阅微信公号:siren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