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脑子里装了好多为什么,尤其是对家乡某些社会习俗表示很不解。比如说,如果要探望病人,日期一定要逢双,而且得是农历,送请帖得在上午,这些倒好理解,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早起送请帖比较有诚意。
但有一次,我要去杭州办点事情,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我妈一把把我拉住,告诉我今天不要出门,因为今天是农历初一,我问为什么,我妈答不上来,很认真地对我讲:“这样不好”。我问为什么不好啊!我妈有点急了:“叫你不要去就不要去。”
类似的社会习俗还有很多,比如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晚上睡觉咳嗽还得坐起来,红包里的数量要成双等等,这些习俗都深深地刻在我爸妈这一辈的头脑中,但如果你要问他们为什么,他们也不知道,只知道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有惩罚,但至于会遭遇什么不良的惩罚,他们不知道。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关于猴子的实验。
科学家往笼子中关了三只猴子,在笼子中央挂了一串香蕉,猴子喜欢香蕉,但只要有一只猴子上前摘香蕉,其他两只猴子就会遭受电击,被电击的两只猴子就打摘香蕉的猴子,久而久之,笼子中就在也没有哪只猴子敢去摘香蕉。
后来,科学家带走一只老猴子,放进一只新猴子,新猴子进入笼子后,并不知道摘香蕉会给同伴带去电击这一情况。新猴子刚准备要摘香蕉,其他两只猴子上前就是一阵毒打,新猴子被打得云里雾里。久而久之,那只新猴子就知道,笼子中的香蕉是会给同伴带去灾难的不祥之物,不能碰。
后来,科学家重复之前的操作,不断的带走老猴子,放进新猴子。笼子中也不断上演相同的剧情,新猴子想要吃香蕉,但莫名其妙地遭到两只老猴子的毒打。长时间后,笼子中还是关着三只猴子,这三只都想吃香蕉,但谁都不敢上前尝试,谁都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摘香蕉,这就是社会习俗对人的影响。
回到农历初一不宜出门那件事,我来猜测其中的原因。也许在很久以前,我们有位有影响力的老祖宗,在农历初一那天出门,遭遇了什么不幸,所以,当时的人就认为农历初一出门会带来灾难,于是,这一偶然的事件就被传承下来了。
不过我想农历初一不宜出门应该只是概率问题,只是不幸刚好发生在农历初一,不幸的发生和农历初一没有直接联系,也许在古时候,农历初一这一天的天气等各方面不利于出行,都是也许、猜测,现在都无从考证。
我相信某些社会习俗在某段时间,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就像笼中的猴子,如果不去摘香蕉,他的同伴就可以免受电击的痛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我们要质疑他们,不要做那只笼中的猴子,盲目地遵守,却放弃了我们最爱的“香蕉”。
你的家乡有哪些社会习俗?你知道他们的历史来源吗?欢迎你的分享。
社会习俗一开始也许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就像笼中的猴子,如果不去摘香蕉,猴子的同伴就可以免受电击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