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主体性”的神话
——读第一章第一节~教室里的风景
一、气息各异的教室里却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
1、教室的多样性
由于地区的风土和文化学校的历史和传统,教师的经验和个性,学生的生活和性格等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每个教室都形成了彼此各异的富有特色的面貌,并按各自的状态构筑着各自独特的世界。
2、教室的固有性
无论小学还是初中,无论哪个科目,无论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老师,无论是日本的还是中国的学生,都有着一定的多样性和固有性。
3、现象毫无意义,透过现象追随的意义才是王道。
仅仅像这样来描述多样性,但是再怎么详细,恐怕也提示出来什么意义来,而追随这种多样性来记述教室里发生事情的意义,才是十分必要的。想揭示教室里发生的小事的大意义,所采用的素材是在哪个教室里都看得见的日常小事,通过解读这些小事理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来重新审视每天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向改革教师迈出新的一步。
二、请警惕“主体性”的神话
1、被曲解的“主体性”
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在这四个要素中最近的倾向可以说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特别是在重视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新学力观”提倡之后,学生自主的设定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
2、“主体性”神话是怎样形成的?
“主体性”神话形成于大正时代的自由教育,在二战后的新教育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主体性”神话之所以难以克服,可列出诸多原因,例如,这一神话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等儒教圈的国家,可以说是其学习观的特征,把“学习即生活”理想化的倾向,也是这5个国家的特征。他们错误的导入了杜威的教育理论。他们把“主体性”绝对话的同时,他们教学的状况又是世界各国中,被大一统教学形式,最顽固的支配着的地方。
三、悬在半空中的主体性
1、教育的目标:培育学生成为自立的、自律的学习者。
2、何谓“主体性”神话?
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有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3、欧美如何理解“主体性”?
(1)主体是作为“家臣、从属”来考虑的。
(2)神、自然、国家、真理、民众的意志等,由于成为超越自身的从属者,而被认为获得了“主体性”
。学习的“主体性”要求的“谦虚”更是源于这样的“主体=从属”的思想根基。
4、“主体性”在日本的意思
是从一切从属关系或制约中活得自由,完全根据自己内在的思想而行动。这样的“主体性”就是丧失了其应有的从属关系,而成为悬在空中的“主体”。
5、二战后的日本教育
追求以学生的兴趣,学生关心的问题为出发点的教育。以这种土壤为基础,教师也好家长也好,于是都浸透了这一“主体性”的神话。即认为一切自主的学习都是理想的学习。
6、“主体性”神话的弊端
(1)它是将教学中的“自学自习”理想化,将“自我实现”或“自我决定”等理想化之后产生出来的,即让“自学自习”、“自我实现”或“自我决定”均体现在独立自学之理想。
(2)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
四、我们如何去除“主体性”的神话?
1、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立起作用的,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也不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前就存在的。
2、从大一统的传授型方式中蜕变出来,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
五、结语
细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终于理顺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也纠正了自己的错误理解,比如对于“主体性”,我理解的就是把学生放置课堂的主要地位,以他们的学习、思考和表达为主,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需要与教师,教材,学生和环境的互动关系的重要性。
其次,回顾这些年来,自己从刚上班时的传统“五步教学法”到后来的“杜郎口”模式、“洋思”模式,再到今天的“双分五步”教学法,无一不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查课的时候,我们甚至都在限制教师讲课的时长,这些做法,我觉得都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
最后,教无定法,如果我们把目光放眼于学生的终生成长,关注学生在教室里与教师、教材、学生和学习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律、自强和自信,那么有效的学习就能轻松发生。
让我们一起去创建一个润泽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