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天去泉州拍摄《味道》,认识了好成财牛排馆的黄老板,拍摄之余便在那里吃了晚饭。说是牛排在我看来像是炖的大块牛肉,只是因为部位取自牛肋骨上的一条肉。黄老板说,一头牛只能出六份菜,食材难得,让我多吃点。加了许多即是调味料又可做为调味料的东西,多少带有肉骨茶的味道。牛肋排加上牛肉汤和泉州咸饭,吃了一顿可口的晚饭。
牛肉汤
咸饭
泉州寻味,很深的一个印象就是东南亚的饮食和福建有着很深的关联。移民把闽南的饮食习惯带到了当地,结合当地的食材和气候环境以及西方饮食在当地的影响,融合出一种新的饮食风格,让东南亚的饮食有了很中国的内容但是又有着明显、强烈的区域色彩;这些华侨归国后,把东南亚的一些饮食风格带回了家乡,反哺了家乡风味,让闽南饮食中有了东南亚的味道。南洋的肉骨茶如此,厦门的沙茶面如此,咖喱在闽南菜调味中的使用,大致就是这种交流的实例证明。
四年后,这种牛排馆开到了北京。受朋友邀请去尝了一下,牛排还算好吃,但比泉州的药味重了一些;牛肉汤则差的太远了,喝了一口就放下了。原本以为可以吃到咸饭,可惜这里没做。倒是有个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石花糕,加了蜂蜜当做甜品吃还可以。只是我最近拒绝甜的食物,尝了一下就不敢再碰了。问老板为什么不做泉州的名吃萝卜饭,刚说一句,老板就被别的事情叫走了。萝卜饭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确实好吃。一大口美食团厦门泉州之行,其中一站特地去吃萝卜饭。牛九分牛排馆,做泉州特色的牛排,不如加上萝卜饭,泉州特色更浓一些。再者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影响力远不如第一、第二季,石花糕和牛排的关联度也不大,就推广和认知来说,石花糕不如萝卜饭,第三季远不如第一、第二季。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老板有老板的想法。作为企业经营者肯定是有自己的考虑,而且人家是实践者,我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消费者。
牛九分的牛排
饭后本想去看电影,可是又怕下午犯困,看着电影睡着了。我睡觉打呼噜,声音不小,万一睡着了,既耽误了看电影还要影响别人。最近一直在吃药降糖,可能是药的作用,总是感觉困倦,午饭后总想睡一会儿。我估计进了电影院很有可能睡觉,犹豫了一下,坐车回家睡觉了。
地铁很快,半小时到家。最近这段时间出行,坐地铁公交多了起来。不用分神开车,路途中还可以看看书,写写字,无疑又给自己争取到了一些时间。这段时间愈发感到时间紧迫,书看的少了,事做的糙了,很多东西不敢吃,量也比以前少了许多,这样的节奏让生活变得枯燥,有点生无可恋了。人间烟火,我现在是只有人间,没有烟火,没有烟火,就没有了色彩和韵味,这样的人间有什么意思呢?肯定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呀。